• 22阅读
  • 0回复

联手成桥——记胡家店农民养鸡联合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1-25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联手成桥
——记胡家店农民养鸡联合体
程永江夏景波兰亚军
农民单个闯进市场,形单力薄经不住商海的折腾。三位农民醒过腔来,做起联手闯市场的大文章
“我们养鸡已有10年了,开始那阵真难呢,鸡蛋卖不出去,送上门人家都不要。”黑龙江省庆安县胡家店的养鸡大户杨雨波谈起他养鸡的经历感慨万千。
十年前,他背着篓、挎着筐到庆安县和邻近县城的食品加工厂、食品公司、个体卖蛋户去送鸡蛋,好话说了一火车,人家都不愿要。眼睁睁看着人家一车一车地往回拉鸡蛋,可就是不要咱送上门的鸡蛋,为啥?杨雨波通过几年的摸索终于明白:是嫌咱的数量少,规模小。于是,杨雨波牵头,联合本屯的韩庆学、孙得弟,做起养鸡卖蛋的大文章。
杨雨波负责生产、鸡病防治,孙得弟负责饲料加工和机械修理,韩庆学负责销售。三户农民把鸡蛋集中在一起到周边地区找销路,由于蛋多很快被伊春、南岔的倒蛋户接受,而且主动到胡家店来买鸡蛋。几年来,他们装车的数量从未差过,破损率几乎是零。联合体还喊出了:“倒蛋户,胡家店保你赚钱”的口号。来胡家店买鸡蛋的无论数量多少,如果回到本地在进货价格上高于其它地方,下次来差价一并找回。“宁可自己赔也要让倒蛋户挣”。杨雨波说这是价格战略。诚招天下客。胡家店成了远近闻名的鸡蛋批发市场。
联合体犹如千里眼顺风耳,使农民能在扑朔迷离的市场竞争中频频得手
三位农民把眼光拉向周边地区。为了扩大规模占领市场,三个养鸡户开始分头发展自己的养鸡对象,他们对临近村屯能吃苦、有事业心的农户做工作,动员他们养鸡。只几年功夫就发展了七十多户,形成了养鸡联合集团。他们还在各主要市场派了信息员,及时地把当地的行情反馈给联合体。联合体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价格等。市场竞争的态势与供求关系紧密相联,产品的供给量、需求量有多大,直接影响产品的销路和价格竞争环境。分散经营,共同销售形成了规模。现在南岔市场上出售的鸡蛋,胡家店竟占了八九成。
农民经营者们在尽情领略占有市场的欢乐中悟出了一个真谛:能人,联合体的支柱
杨雨波等三位农民对自己发展的对象从接雏、转群到成鸡产蛋,一直义务负责技术指导、鸡病防治、产品销售。由于科学养殖,规范化管理,杨雨波他们养的鸡平均一只比其它地方的鸡多赚六七元。
现在担任庆安县政协委员的杨雨波深有感触地说,联合体的“头”要有见识、懂技术、会经营。在德、才、学、识等方面都要比别人强。养鸡户在生产中出了毛病,你一到场手到病除,人家就服你,养鸡也有了底气。遇到勒卡,联合体的“头”一出面,用法律、政策据理力争就顶得住,养鸡户就有了靠山。
市场铸造了一批像杨雨波那样的专业化生产管理人才,使其劳动技能、生产本领、思想境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他们的组织带动下,不但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还使广大农民学会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的本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