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护宝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1-2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护宝记
本报记者张振国
“放王岗上西汉墓,七百文物件件全。各路专家齐称道:今岁神州很少见!”——这是人们对安徽省巢湖市亚父乡新近发掘的一座古墓中文物保护完好无损所作出的共同评价。
11月17日,久雨刚停,寒风刺骨,记者随同来自北京、南京、沈阳等地20多位文物考古专家,登上了放王岗。相传:夏商时期,桀王被流放于此,死后亦埋于此,故而得名。
我们踏着沙石小道,走进这座东西长9.2米、南北宽7米的土坑竖穴重棺重椁墓室,四壁墙板尚好,墓底枕木仍坚,内棺外棺完整。大家边看边称赞:“这种发掘,完全符合国家《田野考古操作规程》,真正体现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
接着,大家在巢湖市档案馆一个大厅里,参观了全部出土文物。据这次发掘队队长、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德文介绍,从今年6月18日发现,正在此建造职工宿舍的单位就主动把此地交给国家保护,市委、市府立即组成了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发掘组、保卫组、后勤组,市长柳友伦迅速拨款10万元作为发掘费用。6月21日至7月15日,省地市三级考古行家,冒着盛暑高温和瓢泼大雨,连续奋战20多天,终于将墓中700余件宝贵文物全部发掘出来,编号入座,陈列于此。
古墓前室出土的漆器,有案、盆、食盒、棋盘、乐器架、木人俑等200多种,大多花纹流畅,构思奇巧,工艺水平很高;古墓北厢出土的铜器,有鼎、釜、盆、剑、镜、朱雀、提梁壶、卧羊盘、卧骆驼席镇和五铢钱等,大都造型别致,启合自如,设计精美;棺内陪葬物品多为玉器,有璧、佩、环、玛瑙珠、水晶块和一枚刻有“吕柯之印”的印章。这些玉器,雕工精细,至今完好如新。此外,还出土有栗壳、枣核和植物种子等等。
专家们认为,这座古墓发掘的文物之多,品种之广,保护之好,均属今年全国少见。这些实物,对研究西汉时期江淮流域政治、经济、文化、民风、民俗均具有很高的考证价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