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哲学头脑”的成功——海尔走名牌道路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04
第2版(经济)
专栏:走名牌之路

  “哲学头脑”的成功
——海尔走名牌道路的启示
本报记者冉永平
“海尔的经营管理是一种哲学”
国家经济主管部门的一位负责同志在研究了海尔集团的经验后说:“海尔的经营管理是一种哲学”。
海尔集团的超常发展令人着迷:从1984年到1994年的十年间,海尔的销售收入、利润、人均利润、固定资产分别增长717倍、647倍、1万倍和230倍。上述成绩的取得重要的一条在于海尔始终是把经营管理作为一种哲学来研究。与许多企业不同的是,海尔的兴奋点与其说在资金、项目,倒不如说在看起来较抽象的观念、理念上,在不停地寻找思路上,而且始终试图使之系统化乃至体系化。
对于“思路”问题,海尔集团张瑞敏总裁认为“思路”是企业成功的最核心因素,“哲学头脑”是优秀企业家最应具备的素质。他认为“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经营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首先必须在经营观念、经营思路上领先、超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竞争中领先。”
浮船法——海尔后来而居上
与冰箱行业目前几家排头企业一样,海尔也属典型的后来居上的企业。1984年,他们几乎成为最后一家拿到“准生证”的定点厂。当时,起步早的企业已经是小有规模,并已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起跑晚的劣势不言而喻,但同样在劣势背后也必然蕴藏着优势。在这里“浮船法”使海尔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劣势,找到并充分发挥了优势。
所谓“浮船法”是指不管水怎么高,浮在水面上的船永远是高于水面的。后起的企业客观上有可能在经营管理特别是产品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浮船”优势。张瑞敏认为,对于后来者具有如下“浮船”优势:别人花大量时间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可以直接拿来用,而弯路却可以避免;先行者虽然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先声夺人的优势,但同时弱点也容易暴露给后来的竞争对手,如果后来者能在前者最薄弱的方面下手发展自己就有胜率,有时胜率还很大;在产品的选型上的优势更明显,后来者可以直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反而更容易具备高起点的优势。
根据上述观点,海尔制定了企业发展的第一个经营理念: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名牌,争第一。这一理念使海尔在产品选型上注重了超前性、高起点性,推出了第一代四星级双门双温冰箱。选择了好的产品还只是问题的第一步,能大批量地生产出来才是关键,而实现这一步,人就成了关键之关键。为了使每个职工具有干名牌、争第一的意识,张瑞敏1984年上任不久的一个大举动是办展览会。有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劣质产品展览会,展品就是本企业的76台劣质冰箱。全厂职工参观了7天后,张瑞敏下令由直接生产者当众砸毁。这一举动的损失相当于当时全厂3个月的工资,但这一激烈的方式得到的正面效应对海尔今后的发展却是不可估量的,它使职工从此意识到:海尔与劣质产品水火不容,要么不干,要干就要追求最好。这一意识又成为今后海尔产品高质量高信誉的有效保证。1988年,海尔获得了中国冰箱史上第一枚金牌,1990年成为中国家电行业唯一一家驰名商标,1992年又成为首家通过ISO9001国际最高质量认证的中国企业。这一经营理念更直观效果是使海尔的产品在市场趋于饱和的今天,仍成了目前家电产品中的紧俏货。
斜坡球体论——海尔创造管理业绩实现良性发展
一说到海尔,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它精湛的管理水平。而海尔的管理成就同样离不开在海尔土生土长的一种理论——斜坡球体论的支撑。这一理论很形象地把市场比作一个斜坡,把企业则比作置于斜坡上的球体,由于来自外部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容易产生惰性的双重压力,企业随时随地有滑下去的危险。要稳住在斜坡即市场上的位置,就要有一个支点,而这个支点就是企业内部的基础管理。
在这一问题上,张瑞敏认为,微观与宏观有类似之处,企业最终目标是要发展,但最容易拖发展后腿的是稳定,即,起支点作用的管理基础是否稳定。企业发展速度越快,规模越大,对基础的稳定性要求就越高。所以某种意义上讲,管理基础是所有企业经营要素中第一位的。同时又几乎是唯一可以完全依靠企业自身努力就能做好的。
对管理的上述理论认识,使海尔的强化内部管理工作成为前十年发展的首要工作,并成为一种高度的自觉行为。海尔1989年针对企业在管理上普遍存在的重视抓结果而忽视抓过程控制的问题,开始摸索“日日清”管理法,并在以后的四五年时间里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即“OEC管理法”(日清日高管理法)。这套管理法的实施,使企业在没有硬件投入的情况下效益大幅度增长。这两年来对兼并的企业,如红星电器厂划归海尔集团后,集团并没有投资,而仅派几个管理人员,输出这套管理“软件”,仅三个月时间,企业由亏损一举盈利。
管理的神奇效益有一件事更能说明问题。曾有一谈判中的外商到车间参观,他顺手在一个备用模具上抹了一把,令他吃惊的是,这个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派上用场的备用模具竟然也一尘不染。
到过海尔的人可能有一种感觉,海尔的管理不过是一些条条框框,不仅不高深甚至未免流于繁琐。但是正是这些“条条框框”及不折不扣的严格实施,使海尔职工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了自觉的工作规范。去年6月,海尔一位叫毛宗良的普通员工在给潮州的一位用户送洗衣机时,由于送货车出了问题,为了不失约,他竟“刻板”到背上70公斤重的机器,在38摄氏度的高温下步行2公里路,把货按时送到。通过这件小事,不难看出海尔职工过硬的严谨的作风,而这一作风的形成正得益于海尔几年如一日的管理功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