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把劳动竞赛向前推进一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4-18
第2版()
专栏:

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把劳动竞赛向前推进一步
鞍山市工会联合会
鞍钢的技术革新形成为群众性的运动,是在一九五二年九月小型轧钢厂生产革新者张明山创造反围盘成功以后开始的。中共鞍山市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以张明山的首创精神和小型厂的经验,反复地教育全体职工,指出这是改造旧企业的方向,号召全公司职工向小型厂学习,走小型厂的道路。在一九五三年一年中先后举行了五次全市性的技术革新奖励大会,两次规模较大的技术革新展览会,组织了六万多人参观,真正形成了壮阔的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继张明山和小型厂之后,又陆续出现了王崇伦、栗根源、黄德茂、刘祖威等突出的技术革新者,及钢绳厂、机械总厂工具车间、发电厂和基本建设木工场等先进的技术革新单位。
总计一年多以来,鞍钢职工有一万七千零三十二人提出合理化建议共三万八千六百八十八件,已采纳者二万二千零四十七件,已投入生产者一万三千一百零五件,其中可以计算出创造价值者有一千九百五十六件,全年可给国家创造三千六百七十三亿二千七百万元的财富。
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的结果,一九五三年鞍钢完成了国家计划百分之一百一十三点五五,完成增产节约计划百分之一百零五点一,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百分之一百一十四点四,比一九五二年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四。每一件新技术创造的成功,不仅提高了产量和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使工人摆脱了高温作业,减轻了体力劳动,保证了安全生产和工人的身体健康,过去竞赛中偏重加强体力劳动的现象从此改变,使劳动竞赛推进了一步,开始走向经常化。
技术革新运动是解放了的工人阶级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所必然要进行的。
解放后,鞍钢全体职工经过护厂、献交器材、创造新纪录、抗美援朝、增产节约等一系列的竞赛运动和政治运动,阶级觉悟和爱国主义的责任感大大提高,发挥了高度的劳动热情,在建设鞍钢的工作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劳动竞赛中,只凭劳动热情和单纯加强劳动强度是非常不够的,并且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如突击竞赛使得事故增多,废品率提高,伤病员增加,出勤率降低等等。在这种单纯依靠加强体力劳动不能解决生产问题的情况下,群众的注意力必然会转向技术革新方面,劳动竞赛必然会逐步地向技术革新的方向发展。
我们的企业是从敌人手中接过来的旧企业,它的特点是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生产不均衡,劳动环境极端恶劣。当生产恢复之后,为了进一步发挥企业的潜在力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环境,保证安全生产和工人身体健康,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改造旧企业的生产设备。因此技术革新能够形成群众性的运动是很自然的事情。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均衡地完成国家计划的要求出发,企业的生产上会不断发现薄弱环节,这也必然要求发动群众革新技术,改进设备,逐步突破薄弱环节,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小型厂实行毛轧的新轧钢法后,为了使落后的工序赶上,求得新的均衡,便逐步改进了各落后工序的设备,创造了反围盘,改进了加热炉,创造了自动推钢机、自动翻钢机和自动运料机等,使整个工作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钢绳厂的自动卷线机、自动切断机、米数表、停车器等的创造,也都是为了求得生产上新的均衡,更好地完成国家计划而逐步创造成功的。
对于如何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把劳动竞赛向前推进一步,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必须树立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全力支持工人阶级的创造智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生产过程,摸清生产技术上的关键问题,引导职工发挥创造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各方面支持职工的建议,如要解除职工思想上的顾虑;注意克服单干的思想;组织力量帮助研究、补充、修改并从各方面鼓舞创造者的情绪。建议肯定后,要订入技术措施计划,并注意督促检查,抓紧制作,及时进行试验和投入生产。在制作和试验时要给以必要的时间、人力和材料的帮助,必要时还应给以适当的时间脱离生产专门从事试验,试用时不要因为怕耽误生产而不给试验机会(当然也不能盲目试验,必须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操作试用的工人必须保持其本人前三个月平均工资的收入,试验成功后必须及时给以名誉的和物质的奖励。某项技术创造成功正式投入生产后,因提高生产效率而多出的一部分工人,必须妥善地安置。从建议提出到实现的整个过程里,必须对各种错误的技术思想进行批判,要大力扶育新生的萌芽,不断使它成长和巩固。如公司组织力量帮助薄板厂制作双升降台,请苏联专家帮助解决小型厂轧小规格钢材的反围盘,帮助培养和总结王崇伦车间的经验,组织技术革新奖励大会和展览会等等,都是具体的支持。鞍钢的技术革新运动,就是领导上克服了官僚主义的毛病,大力支持了职工的创造后才开展起来的。
二、要发挥合理化建议委员会的组织作用,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贯彻劳动经验与科学技术知识相结合的方针,组织群众性的技术研究小组,发挥集体主义的创造精神。当运动继续深入,职工集体创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时,就迫切要求健全合理化建议委员会的组织,不让保守思想和官僚主义阻碍职工的创造智慧。在运动中,各厂工人都选出了有创造才能的老工人和有先进思想的技术人员参加合理化建议委员会的工作,或组织成有威信的技术领导核心,按照完成计划的要求和均衡生产的原则,根据生产上的关键问题提出课题,广泛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并建立了登记、审查、批准、协助研究、绘图、作出技术鉴定等制度。有的厂在讨论时并吸收建议人参加,遇有意见分歧不能解决时,就提交技术领导核心组织进行专门研究,或请苏联专家作最后决定。在合理化建议委员会和技术研究小组里,要吸收有科学技术知识的技术人员、有丰富的实际制作经验的老技术工人和有操作经验的熟练工人参加,以便使劳动经验和科学技术知识,修理工人的制作经验和直接生产工人的操作经验密切地结合起来,大家取长补短,发挥集体的力量,丰富和补充原有的建议,解决各种困难,统一技术认识。钢绳厂有百分之八十的老工人都参加了技术研究小组,采取一人提出大家研究的做法,使建议得以很快实现,克服了积压合理化建议的现象,使合理化建议真正成为群众性的运动。
三、技术革新运动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改善,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保证了技术革新运动的正常进行。因为技术革新运动是按照均衡生产的原则,解决薄弱环节,加强生产的均衡性;或者突破主要生产工序,打破现有生产的均衡,争取达到更高的生产水平。均衡生产的发展变化,生产水平的提高,是由使用新机械、新工具和采用新的操作方法与新技术决定的,所以技术革新是加强计划管理最生动的内容。而任何一项新技术的采用,又必然引出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如训练工人掌握新技术、拟订新的操作规程、修改技术定额、按照新的不均衡拟定技术措施计划、在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制订先进的生产计划、组织原材料的供应、剩余劳动力的妥善安置、新创造的大量制作等等,都必须把企业管理工作提高一步,才能与之相适应。如钢绳厂工人中出现了大量的合理化倡议后,领导上就加强了对修理工段的领导,发挥修理工段的潜力,将革新技术的制作列入修理工段的月计划和季度计划,按进度施工。结果,一九五三年第四季度,修理工段除完成日常任务外,又制作了新机械九十九件。另外由于革新者栗根源的倡议,又组织了钢绳厂和金属制品厂的互助协作。栗根源创造的打模机两厂都需要,钢绳厂没有翻砂设备,金属制品厂没有图纸和车床,结果两厂合作制作了四台,每厂都分到了两台。由于及时制作,就保证了技术革新运动的经常发展。又如一九五四年鞍山钢铁公司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提高初轧厂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轧钢各厂对钢胚的需要。在公司的帮助与指导下,初轧厂拟定了一九五四年全年技术措施计划,提出要实现四十个课题和十九件专家建议,在全厂生产技术代表会议上大家又提出八十个课题,经过讨论决议列入全年技术措施计划。这些课题和专家建议若都能实现,全年可给国家增产三千多亿元,而投资只需二百多亿元。这种做法给全厂职工明确指出了努力的方向。这样从公司到厂、矿,就更有组织更有领导地推动了革新运动的开展。
四、虚心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坚决贯彻苏联专家建议,是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重要条件。运动中许多重大创造改进和先进的操作方法,都是在苏联专家亲自参加研究,供给各种技术参考书籍和热心指导下,才获得成功的。有的厂矿没有苏联专家,但他们也能从书籍上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在学习苏联和贯彻苏联专家建议的工作中,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和思想障碍,特别是英美技术思想的抵抗。学习苏联或贯彻苏联专家建议获得成功后,应用这些生动的事实反复教育全体职工。同时,要建立一定的制度。如向专家汇报、专家建议的登记、公布专家建议,及时检查贯彻执行情况;指派先进的技术人员做专家助手,建立专门组织机构或设置专职人员研究和贯彻专家建议;请专家作报告,组织职工学习俄文,对学习苏联、贯彻专家建议成绩优良者给予一定的奖励等等,使学习苏联和贯彻苏联专家建议成为有领导有组织的群众运动。
五、必须深入进行思想教育,提高职工的阶级觉悟,克服各种思想障碍。整个技术革新运动过程是改进设备提高技术水平的过程,同时也是先进思想战胜落后思想的过程。在运动中要不断向全体职工进行总路线的教育,要注意启发、培养各个不同工种的老工人及技术人员的先进思想,用真人真事教育全体职工。在技术革新运动中,大体有下面几种思想情况:老技术工人十分熟悉现有设备的性能,并有丰富的操作经验,整个运动中已经获得成功的创造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出自老工人之手。但这些老工人往往残存着在旧社会所受的影响,爱面子,怕不成功“丢人现眼”,以及想“露一手”,只愿个人单干。在个别的老技术工人当中,也存在着保守思想,认为创造是多余,白费事。技术人员中有一部分在张明山创造反围盘成功之后,亲眼看到了工人的创造智慧,在这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技术革新运动开展起来以后,也愿意和工人结合共同创造,可是思想上还多少有些距离,特别是遇到工人提出的建议是自己在书本上没有学过的时候,就不敢插手,恐怕一旦不成功失了技术人员的身份。另一部分技术人员好高鹜远,喜欢自己根据书本设计一套庞大的装置,而不愿和工人共同研究。熟练工人往往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认为“操作多少年啦,就是这样过来的。”革新技术改进设备后,操作方法要根本改变,怕麻烦嫌不顺手,甚至怕在试验当中影响自己得超额计件工资。对工人和技术人员的这些思想,必须耐心的说服教育,提高他们的觉悟,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发挥创造智慧,使他们从个人单干走向集体创造。运动开展较好的单位,都是由于领导上深入调查职工的思想,不断提高了职工的思想认识,使运动不断前进的。如小型厂工程师周任源,在张明山提出反围盘的建议时,他认为在英、美、日、德等国都未试验成功,张明山的建议也怕不成功。经领导上不断地帮助,思想认识上不断提高,反围盘试验成功后,他主动作了检讨,并积极和工人一道研究试验,亲自参加了毛轧南部翻钢机的创造。又如钢绳厂在运动中了解到老工人栗根源在创造卷线机成功后,认为应该“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怕以后有一件事弄不成功,就要丢脸,因此要求调动工作。厂长、总支书记便马上找栗根源谈话,帮助他树立国家主人翁的思想,同时又帮助他解决生活上和创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栗根源经过领导上的帮助,认识提高了,向领导上提出保证:“我这个旧眼光一定要换掉,我要把全部的技术都贡献给国家。”紧接着又连续创造成功五件机械设备。这生动地说明了只有不正确的思想被战胜后,运动才有了巩固的思想基础,才使运动不断前进有了有力的保证。
以上这些工作仅是部分厂矿取得的经验,还有不少的厂矿并没有做到这样程度,并且还存在很多问题,这都需要我们今后努力解决和继续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