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情系老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06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情系老兵
本报记者汪波
走进贫困老兵的家,县长张吉贵难过得低下了头
吉林东南长白山系老岭和龙岗山脉的重峦叠嶂中,坐落着美丽的小城通化。
在这块杨靖宇将军战斗过的土地上,如今还生活着899位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他们平均年龄在68岁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不足250元的占总数的15%。大多数老兵在战场上流过血,负过伤,回乡后生活自理能力差,有的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在生活、住房、治病上的困难十分突出。
去年年初,县长张吉贵来到了四棚乡三棚村老兵王玉的家。这位老兵全家三口人,老两口的年龄加起来140岁,有一个40多岁的傻儿子。两间土草房即将倒塌,几张塑料布兜着房顶。此情此景使张吉贵低着头走出了这个老兵的家。
人们的心在颤抖,领导的声音也在震颤:“过去他们扛枪打仗,不顾个人生死,今天因年迈身残生活在贫困中,解决他们的困难是我们的责任。全县899户在乡老兵在盼着我们,全县25万人民在看着我们,老兵‘三难’问题必须解决,而且要尽快解决。”
通化县政府责成民政局将原来解决老兵“三难”的五年规划,调整为一年解决老兵“三难”的实施方案。县民政局干部深入到全县21个乡镇、160个村进行调查摸底儿,形成了文字汇报材料,拍摄了照片,录制了电视专题纪实片。
5月30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解决老兵“三难”动员大会,会上播放了电视纪实片《硝烟后的贫瘠》,强烈震撼了与会人员的心。县委书记陈宝华说:“解决老兵‘三难’,不仅是个优抚问题、政策问题,更主要的是感情问题。解决老兵‘三难’关键是领导的重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住上新房子,走上致富路,老兵们流下了热泪
老兵住房难是“三难”之最。通化县以此为突破口,每个局及企事业单位包建一户老兵住房,凡是需要维修住房的,责成老兵所在村解决。县直13个局、12户企事业单位和20个老兵所在乡镇包建66户危房,共投入资金298万元,林业局、城建局、土地局等部门制定优惠政策,简化手续,仅土地局免收土地征用费就达11万元之多。
县公安局包建东来乡兴安村老兵甄兆华的住房,局领导班子与乡里、村里的领导一起定房场、搞设计。一位局领导当天就住进这个村,组织送水泥、木材,并立即开工兴建。他们早晨3点钟开工,一直到晚间8点多钟才收工,渴了喝凉水,饿了吃面包,吃在工地、住在工地,感动得甄兆华流下了热泪。一座58平方米的住房、一座8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和一个20平方米的仓房外加花墙,仅用8天时间就全部竣工。甄兆华自己找人写了一副“世世跟着党走,辈辈不忘党恩”的对联,用水泥雕刻在房门两侧。
为解决老兵生活难,使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通化县紧紧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帮助老兵发展生产,减免老兵各种陈欠负担,落实扶持项目和措施,在传递信息、选定项目、落实资金、教育培训、销售管理等诸多环节实行全方位服务。县里采取局包村形式,优先解决在乡老兵的种子、化肥、农药等;乡镇机关干部包户,妇联、共青团、民兵连定期到老兵家中料理家务,搞好种、铲、收等服务;县民政部门在部分乡镇开展了“优抚对象联户组”的试点工作,每年还拿出数万元,作为老兵发展生产的扶持资金。
全县机关干部和部分企业职工还捐献衣物4600多件,捐款2万多元,解除了老兵们燃眉之急。
于维君是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中参加革命的老战士。回乡后一度衣食无计,生活困窘。在民政局和七道沟镇政府的扶持下,他建起了印刷厂,又开办了一个饭店,他白手起家,苦心经营,终于彻底摆脱了贫困,从一个上访户变成了十几万元户,还安排20多名待业青年和贫困户子女就业(见左下图)。
县委、县政府把解决治病难作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安排县财政拿出一部分,民政部门拨出一部分,政府在解决“三难”基金中划出一部分,全部用于解决老兵的治病难问题。县医院、中医院及21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了优抚诊室,实行老兵治病“三免费、四优先”。
牟世庆18岁就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身上5处负伤。这位67岁的老人住在果松镇的一个小山坳里,去年正月上山砍柴,不慎腿部两处骨折。县、乡、村三级组织高度重视,及时为他解决了医疗费用,使老人得到了精心的治疗,病情逐渐好转。
82岁的老兵姚喜洲前不久叫老伴带着煎饼,从百里以外的石湖镇公益村来到县城,感谢党和政府治好了他的病,并解决了全部医疗费用,使他的生活充满了新的希望。
现在全通化县899户在乡老兵,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均收入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其中有204户成为小康户,住房问题全部得到了解决,每年人均医疗费达到210元,高于机关干部110元的标准。(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