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渤海岸边“金达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06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渤海岸边“金达莱”
周熔
冬季的南戴河游人不多,然而,坐落在渤海之滨的朝鲜族村却热火朝天。这个村庄在河北省抚宁县西河南乡,东面靠海,西边临街,村前是辽阔的田野。
阵阵发硬的海风袭来,使人难以睁眼。可是,田野仍响着脱粒机的马达声。身着民族服装的朝鲜族妇女,正在场地繁忙劳作,运送稻谷、稻草的马车、机动车不断在身边经过,村舍的房顶晾晒着金灿灿的稻谷。
这场景不免使人想起朝鲜族兄弟扎根抚宁,推广水稻种植的故事。
1952年春天,从辽宁省昌图县来了14户55个朝鲜族人,头顶简单衣物和专门做米饭的铁锅,怀揣介绍信,乘火车来到抚宁县,要求政府分给土地种水稻。他们被安置在西河南乡朱建坨村汉族农民家住下。当地政府按高于汉族农民三倍的比例,分给了200亩土地。他们修渠引水,在一片盐碱地上播下了从东北带来的稻种。
为了帮助朝鲜族农民定居、发展生产,1958年,经抚宁县政府同意,从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又陆续迁来67户朝鲜族农民,形成了如今500口人、1110多亩地的朝鲜族村。
1954年春天,西河南乡农民按自愿原则,组织了初级农业社,朝鲜族农民也组织起来,成立了“宁鲜社”。社长李钟泽带领大家种水稻,这年高产丰收。汉族农民在盐碱地上种高粱、玉米,收成甚微,亩产只有100公斤。同住一个院落的农民收入差距拉大,李钟泽心里很不安。
在群众大会上,他对自己的同胞说:“做人要讲良心。去年春旱,水田缺水,插不进秧,是汉族乡亲们主动把渠水全部让给咱们浇地,还借给抽水机,他们自己却用肩担、手提的办法,从井里提水浇了3000亩等待返青的小麦。现在,他们有困难,我们能不帮一把吗?”
1961年的自然灾害使西河南乡农民每天只能吃4两粮,而朝鲜族人种水稻仍然获得好收成,他们给国家交售了30万公斤公粮,又由李钟泽主持,按汉族农民每人一斤粮的标准,慷慨地分送给各村5000公斤大米。他反复地寻思:应该让汉族兄弟了解种水稻的好处。
李钟泽找到水沿庄村党支部书记梁林,劝说他们改种水稻。
他见梁林面有难色,就说:
“你们村1700亩土地归我,秋后,每亩地给200公斤粮,行不?”
这年,水沿庄村第一次种上了水稻。秋后,每亩地收稻谷250公斤。
第二年春天,李钟泽又来到宗阳村,在群众大会上宣讲种植水稻的好处。他说:“愿意下水田的,有人指导;不愿下水田的,把地包给我,秋后,每亩地按200公斤给粮。”
第三年,西河南乡的40000亩旱地,在朝鲜族农民的帮助下,全部改成了水稻田。秋后,平均每亩地产400公斤粮食。汉族农民确认,种植水稻给他们生活带来希望。
这事震动了抚宁县机关。许多人到西河南乡参观、学习。从此,抚宁县的平原地区、沿海一带普遍种上了水稻,朝鲜族种田能手,也被派到桃园、沿沟屯、杨洛木等村传授种植水稻技术。到1985年,全县一半耕地都种上了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50公斤,成了河北省水稻生产基地之一。朝鲜族村也因此获得荣誉,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的称号。李钟泽被选为河北省政协委员、抚宁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农业劳动模范。
如今,朝鲜族村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全村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80%的人家安装了电话,家家有电视机、电饭煲。
40多个国家的朋友相继来这里参观、访问。他们对朝鲜族农民与汉族农民和睦相处交口称赞。一批韩国记者慕名来朝鲜族村采访,他们十分感慨地说:“中国的民族政策真好!”(附图片)
朝鲜族村妇女在享受丰收的喜悦。周熔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