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深入理解增长方式的转变——孟宪忠教授访谈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08
第2版(经济)
专栏:

  深入理解增长方式的转变
——孟宪忠教授访谈录
本报记者张玉来
日前,记者就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等问题,访问了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孟宪忠教授。
记者:请您谈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孟宪忠:我们所以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针对粗放型增长方式本身的局限性和继续采取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危害而言的。
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实质是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粗放型增长方式实质上是以资源、资金的双高投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例如,短期内大量开发土地、采掘矿藏、砍伐森林、捕捞海产、扩大基建,拚耗设备、耗费能源,或短期内大量举借外债、投入资金都可以迅速增加产值,扩大经济产出。但这种资源、资金双高投入方式实现的高速增长将酿成一些严重的不良后果:一、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长久地大量投入资源和资金,经济发展难以保持后劲。二、这种增长并不完全等同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发展,而且极易掩盖住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税率、科技贡献率、管理效益、产业结构诸方面发展的减缓乃至滑坡。三、在投入产出比率低、经济效益低情况下的高速度、高产值是一种浪费,将破坏可持续性发展。四、这种高速度、高产值很大程度上是把成本低比率地转化为产值,创造不出多少经济剩余。
记者:看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确实存在许多弊端。那么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哪些特征?
孟宪忠:其基本特征是:集约型经济增长主要不再依靠资源、资金的过高投入,而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管理效益、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这将有利于提高经济质量、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必须历史地看待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前些年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的。同时,前些年的高速度增长确也解决了全国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任务,也为我们今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物质基础。
记者:明确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性和迫切性之后,您认为应该怎样实现这一转变?
孟宪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避免资源、资金的双高投入,依靠提高经济决策水平、提高科技贡献率、提高管理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简言之,依靠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经济运行的质量来创造更多的经济剩余,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必须抓住上述几个关节。
提高经济决策水平,提高经济政策导向的科学性,提高国民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率,就是向宏观经济决策、国民支出水平要效益。在经济运行中,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战略的损失是最大的损失。中央《建议》提出要明确投资主体,“建立严格的投资决策责任制”,“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责任和风险”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导向,我认为我们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国家的“国有企业评估体系”和“国民经济新核算体系”来考察国有企业和地方工作政绩。外国“国有企业评估体系”要评估企业经理、企业经营、企业经营目标与社会目标的一致性,同行业的比较优势;“国民经济新核算体系”要考察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借鉴这两种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一看重产值的负面效应。
同时,要注意提高国民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率。怎样把紧缺的资金更合理地使用是相当重要的一件大事。须知,提高国民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率是无成本的增长,如果我们稍一放松,就会使千辛万苦创造的收入付诸东流。
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技术和科研政策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反转:在重视基础理论前提下转向重视科学技术,在重视科学发明前提下转向重视科学技术应用。
记者:谈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恐怕不能不谈到企业家的作用。
孟宪忠:正是这样。中外成功企业都有企业家作为灵魂。总的说来,我国企业家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企业家与经营者是两回事。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等。而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学习和实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