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爱人民”与“人民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08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爱人民”与“人民爱”
于宁
今天,一月八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年了。
我永远忘不了,当我刚一听到这一噩耗时,心如刀绞,禁不住痛哭失声。“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当时有这种心情的人,在中国何止千千万万!人们都知道,敬爱的周总理是为国为民累死的。在林彪和“四人帮”肆虐的“文革”年代,周总理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日理万机,宵衣旰食,主持政府工作,处理种种难题,领导经济建设,保护党的干部,每天工作长达十七八个小时,有时超过二十小时。诸葛亮有句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周总理是千百年来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正因为如此,他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尊敬。“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这两句诗,是周总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最凝练最恰切的写照。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周总理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形象和崇高品德,永远活在中国亿万人的心里,并成为鼓舞和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可以告慰周总理在天之灵的是:二十年来,祖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变化;我们党和政府的广大干部不仅一直深深地尊敬他、热爱他、怀念他,而且以他老人家为榜样,努力当好人民的公仆。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他们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竭忠尽智,努力工作,涌现出许多“爱人民”、“人民爱”的好干部。
人们不会忘记:在抗洪第一线英勇牺牲的原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把生命献给雪域高原的原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原北京市副市长李润五,临终仍然记挂着企业和职工的原保定一棉厂厂长马恩华,等等。这些好书记、好市长、好厂长,对人民群众都有无比深厚的感情,他们认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活一天就要给老百姓干一天事”,“不关心群众的疾苦算什么共产党员?”他们“忧民之溺,犹己之溺;忧民之饥,犹己之饥”,以为人民排忧解难为己任,无私奉献,忘我工作,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以至生命都献给了为人民造福的事业,赢得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和热爱。从他们身上,不是分明可以看到周总理伟大精神的再现吗?
我们共产党来到世间,使命只有一个,就是为民造福。正是因为我们党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同人民群众建立了水乳交融的亲密联系,所以才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战斗力。如果说我们的政治优势,那么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就是最大的优势。这种优势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从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直到当代的共产党人,几十年来真心实意爱人民、为人民,艰苦奋斗换来的。古人说:“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确实如此,要继续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信赖和拥护,使我们党的优势长盛不衰,决不能吃老本,而要靠我们今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时光如水,物换星移。周总理永远与我们同在,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同在。纪念周总理,就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他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把亿万人民群众更紧密地团结起来,这样,才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把周总理和无数革命先辈的遗愿化为壮丽的现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