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浙江工会向困难职工家庭送温暖 盐城农村党员与群众结对奔小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0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浙江工会向困难职工家庭送温暖
  盐城农村党员与群众结对奔小康
新华社杭州1月8日电(张柏兴、慎海雄)据浙江省总工会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级工会3年多来通过“送温暖工程”,累计扶持了3万多户困难职工家庭,为其中2300多特困户解脱了贫困。
从1992年起,浙江各级工会广泛开展了“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活动,并逐渐使“送温暖工程”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为特困职工排忧解难。衢州市总工会提出“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酒、少买一盒化妆品,为困难职工送去一袋米、一瓶油、一件御寒衣”的号召,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热烈响应,目前已筹集职工救急济难基金50万元。杭州市采取“结对帮困”的办法,为500多户困难家庭找到了帮扶单位。
到目前,全省各类工会基金组织已累计为5800多户困难职工拨付救济补助款100多万元。
据新华社连云港1月8日电(高峰、陈怀斌)共产党员张明贵与4户农民合股承包100亩水田,依靠科技搞特种水产养殖,获纯利20多万元。这是江苏省盐城市实施“党员科技扶贫致富”中出现的一个典型。
目前,盐城市已有16万农村党员与40多万农户结成帮扶对子,其中75%以上的农户已脱贫致富。
近几年来,盐城市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有少数地方经济仍很薄弱。为了使他们尽快地富起来,盐城市委年初提出并实施“党员科技扶贫致富”战略,把党员带领群众科技致富列入党员年度目标管理之中。
目前,全市已出现各类民间专业技术研究协会756个,建立起160多个科技示范基地,涌现出2.8万多个党员科技示范大户。
为提高党员的科技素质,这个市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去年以来,全市农村党员、干部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的有12万多人,95%以上的农村党员干部掌握了一至三门致富技术。
滨海县竹林村党支部书记高秀章,用在县农校学到的技术,指导全村农民在甜椒地里套种玉米,实现了“菜粮互补”。去年全村仅蔬菜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达2200元,使昔日偏僻闭塞的“小鬼滩”变成县、市有名的农村致富典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