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三北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全面启动姜春云在动员会上强调树立长期作战思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09
第2版(经济)
专栏:

  三北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全面启动
姜春云在动员会上强调树立长期作战思想
本报北京1月8日讯记者周泓洋报道: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名“绿色长城”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今天拉开了第三期的帷幕。林业部部长徐有芳今天就第三期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作了全面的部署安排。
根据规划,三期工程共需造林400万公顷,年均造林80万公顷,总投资78.57亿元。这些树木成林后,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10%以上,约有2670万公顷农田受到林网保护,70%的农田实现林网化,年增产粮食1300多万吨;使2000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占应治理面积的50%以上;到本世纪末,在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京津和河北东北部、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新疆绿洲等地区将分别建成一批不同等级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有30%的县实现三北防护林体系总规划确定的建设目标;使三北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很大改善,人口容量增加,为下个世纪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工程重点是:在黑、吉、辽、京、津5省市建成省级防护林体系,在陕、甘、宁、青、新、晋、冀、蒙建成73个县级防护林体系;在毛乌素沙地建设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在科尔沁沙地建起东北平原黄金玉米带的生态屏障;在黄河中游营造防护林,保障小浪底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在新、青、甘、宁等灌溉农业区建设绿洲生态屏障,确保商品粮基地稳定增产;在京津周围建设水源涵养林和用材林基地,提高首都周围的环境质量;在西辽河重点水土流失区造林15万公顷,增强防洪能力,保障东北工业基地安全;在京包、包兰铁路造林9万公顷,建成绿色通道,保障安全运行。
本报北京1月8日讯记者周泓洋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同志在今天举行的“三北”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总结表彰暨三期工程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三北防护林体系作为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一大壮举、一项跨世纪的重点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完成。一、二期的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下一步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情绪,务必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把“三北”防护林始终作为国家的一项重点工程,坚定不移地为实现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而奋斗。
姜春云充分肯定了三北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建设的成就。他说,三北防护林体系已经发挥出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9%,6万多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得到治理,数十万户农牧民已在昔日的荒漠化土地中安家落户。一些建设搞得好的地区,林业产值已经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0%,三北防护林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而且工程建设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建设路子:一是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协同共建。可以说,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组织如此广泛的公民参加如此浩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二是制定和落实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向防护林建设流动,增强了生态工程建设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能力;三是把工程建设同群众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一起抓。
出席今天大会的有温家宝、布赫和陈俊生等领导同志。林业部副部长祝光耀主持了今天的大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