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斗智斗勇”话装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09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经济茶座

  “斗智斗勇”话装修
马立诚
新俗话说:“要想一天不得安,请客;要想一个月不得安,装修。”
这里的装修,是指个人家里小规模的动作。
谁能未雨绸缪,平时就刻意结交装修队呢?有也很少。多是“临时抱佛脚”,乔迁之际才往这一界活动。结果是甲介绍乙,乙介绍丙,清一色外地民工,而且从来不出示执照。问他办公地址,则语焉不详,多是留给你一个呼机号码。双方讨价还价,宛若武林过招。户主想尽量省钱,工头想尽量多挣。“隔行如隔山”,装修业中机关甚多,户主哪能尽知?外行的心软的,还未动工就先吃了暗亏,不算新鲜。
动工之际,风风火火齐上阵,或卸走钢窗,或拆掉小墙,令你信心大增。第二天忽然不见人踪。好不容易寻到工头,回答是:“别处剩个尾,完事就过来。”这是先占住“茅坑”,令你欲退不能。等眼巴巴盼了人来,已是三天之后的事了。
这以后,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持久战。斗智,是要有本事看破花样繁多的坑蒙拐骗。比如厨房卫生间及阳台贴的瓷砖,颜色发灰,而且有的地方缝隙甚大,问以何故,答曰房子建筑质量不好,墙面不平,只能随墙就势。又比如包门、包门框或是做墙围的三合板,颜色深浅有别,图案走势不一。问以何故,答曰属于正常,总不能一点不一样都没有。铺好地面砖之后,敲上去发出空响,砖面之下肯定没有铺实水泥,问以何故,答曰这是个别的没铺好……等你实在忍不住了,斗勇开始。面对种种似是而非的强词夺理,你虽然气鼓鼓的,有些事却欲驳无词。不得已,把家人朋友找来壮胆助战,并且以不再付钱相要挟,这才达成局部重来的协议。但你总不能一天到晚不眨眼地盯着,到头还是要吃些哑巴亏。告,上哪儿告去?就算找到了地方告,也不能完全以你的诉词为准,要有相关单位科学验证啦等等一大堆啰嗦事,你花得起这个工夫搭得起这份精力吗?一闭眼,算了。当然,也有不闭眼的,这就生出纠纷来了,花了钱还买个不痛快。
何以会有这些不痛快呢?笔者曾略有考察。近年来,家庭装修业迅猛崛起。大型建筑公司因其琐细利微不愿涉足,进城的民工就填补了这个空白。农民兄弟学会了新的挣钱技能,诸多家庭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促进了相关事业如材料业的发展,也是一大好事。但也许因为个子拔得太快的缘故,其他方面发育跟不上,市场就有些混乱。上面提到的无照经营是一例。此外,从业农民培训不足,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缺乏有效的质检手段及仲裁机构等等,都是破绽所在。个别无照经营的装修人员胡来蛮干,毁坏建筑设施,把新房变成了危房,也有所闻。因此,加强对家庭装修业的管理,制定相关章程,实已成为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当务之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