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农科单位售劣种坑苦辛勤种田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0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信访窗口

  农科单位售劣种坑苦辛勤种田人
去年春天,陕西省宝鸡县杨家沟乡农技站分两次从宝鸡市农科所调购“正交陕单九号”玉米种子5040公斤,销售给太公庙、大王、五一等6个村的962户农民。
杨家沟乡是农业部表彰的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在去年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农民对这些“优良品种”寄予厚望。然而,这批种子从出苗到结实,却让农民大失所望:苗期,发育迟缓,苗相老化;抽雄期,发育不全,雌雄不遇;结实期,小棒、无棒、无颗粒棒子的植株达50%以上。据杨家沟乡政府调查推算:这批伪劣种子致使每亩减产175至200公斤,全乡减产40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50多万元。
去年9月中旬,我们对这批“正交单九”玉米种子的来源进行了调查。
宝鸡市农科所一位主管副所长说:年初,农科所下属的“秦风中心”与麟游县种子公司签订供种合同,共购进“正交单九”玉米种子4950公斤。拉种子时,麟游县种子公司出具了“质量检验合格证”。3月,岐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种子管理站对“秦风中心”销售的部分“正交单九”种子进行了检验,发现纯度仅为47.5%,自交率为46.4%,定为“劣质种子”。
我们问:“既然已被判定为劣质种子,作为农科单位,为什么不尽快收回,以减少农民损失?”
这位副所长说:“我们找过麟游县种子公司,人家有省、市出具的田间检验,种子送检合格证,并打保票说,种子没问题,出了问题由他们负责。当时,种子货源比较紧,我们就轻信了。问题出现后,8月份,我们已派人到田间去调查摸底,并同乡镇领导和农技站协商,先为受害农户作一些赔偿。等与麟游县种子公司协商后,再作最后赔偿。”
那么,这些劣质的“正交单九”种子,麟游县种子公司是怎么搞出来的呢?
麟游县种子公司负责人说,麟游县是省、市确定的杂交种子繁育基地。1994年,他们共收购“正交单九”种子25万公斤,实际销出去10多万公斤。这些种子主要供给了宝鸡市各县区,外地市也有一些。
“这些种子有质量检验合格证吗?”
他们说:“有。田间联检是由市种子管理站和省种子管理站搞的。种子送检合格证是由省里有关部门发的。种子调出时的合格证是由公司质量检验股签发的。”
“你们承认不承认调出的‘正交单九’是劣质种子?问题主要出在哪里?”
他们回答:“承认。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田间管理没有跟上,去杂去劣抽雄不彻底;二是在收购种子时,可能有掺杂使假的情况”。
作为农民和政府信赖的农业科技、服务部门,却用制售的假冒伪劣种子去坑害农民,问题的性质是严重的。我们希望有关责任者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陕西宝鸡市安文军董维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