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警惕假币流入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0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呼吁

  警惕假币流入农村
不久前,山东省庆云县一位农民卖牛,得现金1800元。在18张100元券中,除4张是真币外,其余全是假钞。据该县农业银行统计,仅1995年上半年,就没收各种券别假币202张,计5120元。
假币在农村流通的主要原因是:一、农民缺乏必要的实用防范能力,对10元券、50元券、100元券,仅凭看水印确定真伪,而这样做往往很难真正辨别伪币。二、有关监督部门打击不力。有些基层金融部门怕没收假钞得罪储户,或碍于情面,违反金融原则,见而不收,造成假钞在流通中恶性循环。三、有些基层金融部门发现假钞后,只管机械生硬地“扣票”,既不深究,也不耐心地对受害者讲清楚,致使农民对此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即使发现票币可疑,由于担心自己经济受损失,也不去银行鉴定,而是想法混着花出去。
呼吁基层银行和信用社实行“群防群治”,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介广泛宣传人民币基本常识,增强农民识别假币的能力;基层人民银行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加大打击力度,维护人民币的信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高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