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合作前景更加广阔——访世界银行新任副行长兼秘书长章晟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1
第7版(国际)
专栏:名人访谈

  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访世界银行新任副行长兼秘书长章晟曼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刘爱成
世界银行最近对该行上层管理机构进行了重大改组,中国的章晟曼被任命为世行副行长兼秘书长,这是世界银行成立50多年来中国人第一次在该行出任如此高职。
圣诞节前夕,记者在位于华盛顿市中心的世行大厦访问了章晟曼。这位39岁的新任副行长说话干脆,办事利落,看上去十分精干。在新任命前,章晟曼是世行中国执董,现时还没有正式离任,但新的副行长工作已开始逐步介入。
“还没有正式上任就已经很忙了。”章晟曼一边整理书桌上的材料一边对我说。根据分工,他将主管理事会、董事会在政策和决策方面的协调工作、秘书局工作、发展委员会及监察机构的工作。他补充说:“最主要的是为行长当顾问,在政策和方针等重大问题上向行长提供建议。”
他说他很荣幸成为世行最高决策机构执委会的成员,因为世行副行长以上的官员有20多个,但执委会成员只有10个。在世行副行长以上官员中,章晟曼是最年轻的。章晟曼被任命后,许多外国同行和华人华侨都向他祝贺。
章晟曼说:“我认为自己能在世行中担任这样高的职务,首先应归功于我们的国家”。他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经济等各方面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纵观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经济机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是实施这种调整与改革时间最早、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士认为,中国改革发展的经验虽带有其独特的国情特点,但其中的不少经验和做法值得其它国家借鉴。从我近几年在这里工作的直接感觉来看,世行内从最高当局到一般职员,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认真研究中国的经验和做法,以便使世行能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因此,国家因素是大前提,而我在世行担任新职则可以说是这个大前提的一个具体反映,或者说是自然的体现。”
他接着说:“至于我本人,新工作可以说是幸运与机遇巧合的结果。自1981年从加拿大留学回国到财政部工作后,我一直从事与多边发展业务有关的工作。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支持,使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锻炼机会,并从实践中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回过头来看,我感到很幸运,因为这些经历和经验为我现在能到世行工作打下了基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谈及今后打算,章晟曼说,由于国际形势和发展环境的变化,世行目前正处在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阶段。新行长沃尔芬森表示世行应适应形势,适应需要,为发展中国家的扶贫事业和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此,我出任新职后将和同事们一道,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
记者请他谈谈世行与中国的合作情况及发展前景。他说,世行与中国进行了多年合作,非常成功,目前这种合作正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一是近年来在贷款方面世行仍保持每年对我国较高数额贷款的势头,今年世行批准的对华贷款将达30亿美元。二是世行对于对华贷款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感到满意,这也是世行愿意向中国贷款的原因之一。世行对我贷款的项目主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包括交通运输、电力、劳力市场开发、技术开发与转让、扶贫、疾病防治、环保等多种项目。这些合作项目基本都能提前或按时完成,效益好,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世行新行长沃尔芬森到中国考察后多次表示,中国与世行的项目合作是世行最成功的合作之一,中国与世行的合作关系是令世行感到骄傲的。
章晟曼认为,中国和世行有过15年成功合作、相互信任的基础和经验,双方又都有继续合作的愿望,今后合作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更加成功。
(本报华盛顿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