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各地工厂职工创制许多机器代替手工操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4-20
第1版()
专栏:

各地工厂职工创制许多机器代替手工操作
【本报讯】 各地工厂职工发挥技术革新精神,创制了许多机器代替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沈阳造纸厂第一车间职工,在今年讨论国家生产计划中,掀起了一个技术革新运动,找到了很多窍门,其中使人最感兴趣的是铁工组工人李福贵创造的自动撕纸机。原来,该车间选别部是手工撕纸,工作效率很低,并且灰尘飞扬,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工人李福贵创造出自动撕纸机后,选别部的手工作业就变成了机械化生产,一台撕纸机可代替一百四十四个工人操作,一年能给国家节约十四亿元,工人操作时也没有灰尘了。
国营第一橡胶厂第七车间大部都是笨重的体力劳动,特别是修配三寸粗以上的铁管时,用四个人搬“代斯”,还很费劲,累得腰酸胳膊痛,有时四个人使劲不匀,还把管子弄坏了。为解决这个问题,配管组组长玄庆义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帮助下,创造自动套管器成功,提高劳动效率百分之三百,质量完全合乎要求,只要一个人看机器就行了。现在玄庆义和全组工人,正帮助水汽组改进“兰克夏”炉,将使添煤、除煤工作完全自动化。
国营湖南醴陵电瓷厂修胚组,以前完全是手工操作,工人一手拿着工具,一手拿着胚件,工作效率很低,用力不匀又容易出废品。修胚工人李碧元创造了修胚机,效率提高十多倍。以前三级工才能做的活,现在普通工也能做了。目前,他正设计一种加工制造十吋悬式瓷瓶的机器。
辽西皮毛厂主要生产过程都是手工操作,如在河里洗皮,每洗一千张皮需用二十名技术工人。到水凉的季节,工人们虽穿着胶靴,但腿还是容易受寒患抽筋病,而且洗出的皮子质量很差。其他如鞣皮、磨皮等工作,也都是人工操作,作业条件十分恶劣,臭味很大,影响工人身体健康。该厂职工在技术革新运动中,完成了泡铲车间半机械化的技术改革工作。在改革中,国家投资共二亿六千多万元,改革后,每年仅工资等项节约就达五亿三千多万元,生产效率平均提高四倍以上,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皮毛质量。如洗皮工作改用转鼓(简单的机器)后,只用三个人操作,日产量由五十张提高到三百三十张,洗出的皮子毛色鲜艳,皮板洁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