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既抓批发环节也向零售渗透南昌国有蔬菜公司唱起“主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1
第2版(经济)
专栏:

  既抓批发环节也向零售渗透
南昌国有蔬菜公司唱起“主角”
编者按:对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来说,公有制企业退出蔬菜供应流通领域是不行的。只要认真转换经营机制,摒弃“官商作风”,国有菜市场经营蔬菜不仅不会亏本,而且有助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调控。南昌、上海等城市的经验都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造成目前国有蔬菜企业蔬菜经营比重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恢复蔬菜经营的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应当为国有蔬菜企业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其能够与个体经营者平等竞争。政府调控蔬菜市场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抓住几个主要品种在特殊时期如灾期、淡季、节假日进行调控,其他品种可以由市场自行调节。
本报讯南昌市国有蔬菜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既抓批发环节,也向零售渗透,在平抑菜价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南昌市蔬菜公司蔬菜经营比重逐渐下降,到去年初仅靠经营一些副食品和调味品维持生存,所属菜站或转向经营或租赁出去。去年4月,南昌近郊菜地受灾严重,菜价急剧上涨。为解燃眉之急,市政府决定从北方调进大量大豆,根据市场的需要加工成豆干,市蔬菜公司在全市设立21个临时销售点组织销售,每块豆干价格0.10元,比集贸市场低0.04—0.06元,既满足了居民的需求,又抑制了市场价格。在此项工作中市政府共补贴10万元,但对当时副食品价格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由此,市政府进一步认识到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国有企业直接参与,市场价格将无法引导,政府难以实施宏观调控。
目前,南昌市只有一所批发市场,批发价格直接影响到零售价格。从去年6、7月份起,市政府要求蔬菜公司每天必须保证调进4车(2—3万公斤)应季大路菜到批发市场批发,同时要求批发价格要比个体批发商低,并根据当时价格情况随时调整,确保了大路菜价格的稳定,也控制了批发市场的运行。
国有蔬菜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员多、负担大,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南昌市蔬菜公司从实际出发,变人员多的劣势为优势,首先在居民区选择了四家条件较好的国有菜店恢复卖菜。由于大量恢复国有菜店有很大的难度,南昌市国有蔬菜企业选择了一条捷径——直接进入农贸市场经营,直供大专院校、工矿企业等。目前,蔬菜公司在四个农贸市场设有直销点,悬挂标志,统一价格,比集贸市场个体经营的价格低10%—30%。实践证明,直销点的价格在平时经营中仍能保持微利,而且对整个市场的价格起到了很好的引导、抑制作用。
(柴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