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种乱——关于种子问题的思考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05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种乱
——关于种子问题的思考之二
本报记者周泓洋
1995年爆发的种子大战,是种子行业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的又一次集中爆发。其缘由是:在体制变革时期,原有的依靠行政手段建立起来的按计划组织供种的管理格局,已经被市场经济的强大冲击力冲垮,而健康有序的种子市场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宏观管理和调控的政策措施没有到位。
冷眼看纷乱
种子灾祸发生的原因很多,比如种子紧缺、生产资料价格暴涨、执法不严、管理力量薄弱,等等。
一个地区用多少种子是相对稳定的,需求量由该地区的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确定。农民不可能因为种子多了多种田或者多用种,也不可能缺种就不想办法种田。由于种子的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难以准确预测种子的产量到底是否能够满足生产用种的需要,而多制了种成本又太高,用不了的种子不能当粮食吃(因为制种时,必须施用数倍于一般粮食生产所用化肥和农药);所以,种子有时价格高于粮食的数倍乃至十几倍,有时又便宜到毛儿八分一斤。
据统计,去年全国31个省区,80%以上没能落实制种计划;加上西南几省受灾严重,杂交稻种、油菜种缺口很大。以杂交稻种为例,全国杂交籼稻制种201万亩,总产3.06亿公斤,1995年全国种植面积2.3亿亩,以每亩平均用种1.35公斤计算,缺种885万公斤。也就是说886.35万亩杂交稻无种可种。而最终为什么又都落实了种植计划呢?答案只能是种了假种或劣种。杂交稻亩产一般都是500公斤,886.35万亩按照亩产一半来计算(而大多数种了假稻种的土地是颗粒无收或者所收极少)减收稻谷就是22亿公斤,这还是保守的估计。
假种使人恐惧,于是有了这样的说法:“宁肯饿死老娘也不卖种粮;宁肯累死儿子也要制种子”。可现在,种子基地上农民施用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再也不像以前从种子公司那里能够得到“挂钩肥药”。农民说,种子部门没有给我好处,交售给种子公司的种子连本钱都收不回来,我凭什么卖给他们。这样,种子公司就很难从农民那里收到种子。
《种子管理条例》是目前规范种子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但是,这个法律文件能否在实践中得以执行呢?答案是很难!作为种子行业管理部门的种子站权力有限,查处种子案件需要争取工商司法部门的支持,执法组织松散,力量较弱,难以震慑那些种子生产经营中的违法犯罪分子,打击力度不够。出现假种子一般最多就是罚点款,要不就是赔偿点经济损失,致使许多犯罪者胆子越来越大,气焰越来越嚣张。
没娘,孩子哪里来
现有的种子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从管理体制角度看,种子管理机构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全国现有种子公司2700多家,因受行政框架的制约,省、市(地)、县层层设立公司。受客观条件限制,加上当地政府为了能够确保生产用种的需要,相当数量的种子公司小而全,行政、事业、企业三位一体。
这些小而全的种子公司,面临崭新的种子市场,信息不灵,反应不快,生产经营各打各的旗,各吹各的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有不少的公司被挤出原有的阵地,逐渐丧失了其作为国有种子公司承担着的当地生产用种供应者的地位,成为一辆背负着沉重社会责任、行政责任和市场风险的快散了架的马车。
另一方面,就公司本身而言,由于种子市场放开,个体、集体、国营一起上,市场被瓜分,原有的国营种子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复存在,国有种子公司效益明显下滑。于是,这辆快散了架的马车也就举起了管理、监督和培育、销售、经营等数杆大旗。管理和经营两者合一,只要有利润,什么样的种子都可以经营,自己检查监督自己,自己开证自己卖,行政执法难以公正。
目前,种子离不开高科技。而我国的种子科研却力量分散,且大都在低水平上重复。全国有12万人在搞种子科研,国家、省、地区三级,各农业院校都建有繁育良种的科研机构。说搞水稻杂交,陡然间就能冒出来成百个种子名称(一般用代号),搞玉米杂交也是各路神仙纷纷出台,这其中确实有非常优秀的品种能被繁育出来,但泥沙俱下也是不可否认的,真的假的一块儿来。即便都是真货,也存在着重点不突出,力量分散,在低水平上重复的问题。
这种低水平的种子科研体系,又长期与生产经营严重脱节。科研由国家包起来,育种成果无偿提供给种子公司。这样,不但国家的负担大,而且科研单位也没有动力,结果造成科研经费不足,育种成果少。一方面种子公司缺乏优良新种源,导致许多品种超期服役,混杂、退化现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另一方面,科研单位培育出的许多优良新品种不能及时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去,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慢。有一个数字:发达国家品种一般3—5年更换一次,我国要7—8年,有的甚至10年以上。
有备才能无患,种子储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屡屡听到的忠言。但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的财力无法达到储备种子的要求,这同化肥等其他生产资料的储备一样,由于行政事业企业三位一体的格局不变,种子公司即便有心为生产的需要储备种子,也无力负担沉重的银行利息。种子储备是有风险的,尤其是杂交种子,最好是当年制种当年用,次年用前一年的种子就会减产30%,并且依次递减。但是,由于近几年多次出现种子短缺,必要的种子储备是需要的。
专家分析,我国的种子储备量应该是当年生产全部用种量的30%以上。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国家几乎就没有种子储备,只好听任种子市场价格的潮起潮落。种子储备诸如低温、低湿仓库等一系列条件,这些都需要钱,大笔的储备资金从何而来?目前,种子的地位还不如粮食,种子在国家的有关资金安排计划中,从没有收购资金、专储资金。万一种子收不上来,试问:连娘都没有,孩子从哪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