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深切悼念刘海滨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05
第11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深切悼念刘海滨同志
马文瑞常黎夫张勃兴梁琦
1994年12月9日,87岁高龄的刘海滨同志与世长辞了。海滨同志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战争年代里,他在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中失去了一条腿,他用一条腿扬鞭飞马,驰骋在沙场上,继续英勇地进行战斗;在和平建设时期,他手拄双拐,奔波在国防工业和高等教育战线上,出入于人民的议事会堂,来往于基层群众之间,孜孜不倦,默默无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海滨同志忠诚朴实、坚强笃厚的形象常常引起人们的注目和对他的尊重。
海滨同志1908年5月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大革命时期,海滨同志于1926年参加了乡农民协会,1927年1月当选为乡农民协会委员,积极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海滨同志于1928年4、5月参加了吉安、吉水、安福等几个县的农民起义,1929年4月正式参加了江西红军第一游击大队,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6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第一支队第八大队副政委、9月任第一支队第二大队政委,参加了攻打吉安、长沙、文家市的战斗。1931年9月后,相继任红三军十九团政委、二十六团政委、二十七团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战斗。由于他在革命宣传、稳定部队、维护群众纪律方面成绩突出,被师部评为模范指导员。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海滨同志先后任红一军团一师、二师特派员,参加抢渡金沙江,夺取安顺场战斗,翻雪山,过草地,数历险境,多次负伤。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参加了红军东征、西征战役,在西征战役中身负重伤,失掉右腿。在抗日战争时期,海滨同志一直在延安做保卫工作,任过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的秘书长、副处长。在解放战争时期,海滨同志先任延安卫戍区副司令员,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兵站部部长、西北野战军兵站部部长兼政委。建国以后,海滨同志先任第一野战军后勤部、西北军区后勤部政委,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二机部西北办事处主任。1956年,海滨同志转到教育战线工作,先任西北工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后任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粉碎“四人帮”后,于1979年12月当选为陕西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滨同志还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海滨同志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奋斗了68个春秋,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为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海滨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对共产主义事业终生不渝。他自从投身革命,就把自己的生命融化在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中,身体力行,坚定不移。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一些不坚定分子发表声明退出共产党,中国革命转入了低潮。然而,就在那反革命的腥风血雨迷漫大江南北,摧残人民革命之时,经过大革命洗礼的海滨同志,毅然决然选择了共产主义信仰,于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跟着党继续闹革命。红三军进行肃反时,错将海滨同志之弟迎滨打成反革命组织“AB团”的成员而冤杀。对此,海滨同志虽也十分悲痛,但他没有因此同党组织和红军离心离德,而是以革命大局为重,积极参加反“围剿”战斗,英勇杀敌,屡建战功。在西征解放曲子城战斗中,他的右腿中弹,伤势严重,在医疗设备极为落后、必要药品极为缺乏的条件下,忍受极大的疼痛数次接受外科手术,最终还是做了高位截肢,失去了一条腿。这对一个青年革命战士来说,是个莫大的痛苦和打击,但他不悲伤,不气馁,坚持战斗在工作岗位上。“文化大革命”中,海滨同志遭受康生残酷的迫害,但他不信邪,不悲观,始终保持对党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同“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及其同伙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海滨同志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和朴实严谨的优良思想作风。战争年代,他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经常亲临前线,既参战,又指挥。他走到战士中间去,发扬军事民主和政治民主,不断总结战争的经验;和平时期,他从工作中学习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海滨同志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二机部西北办事处主任时,负责筹建西北区第一批国防工厂,其中包括14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建厂工作铺开前,海滨同志向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马明方同志作了汇报,并提出由于能源、交通方面的条件,这些国防工厂大都得摆在陕西关中。马明方同志听取汇报后说:“关中是块好料子,要认真研究使用,不要剪乱了。”海滨同志坚决执行西北局的指示,组织技术人员认真调查有关地方的地质、水文、交通、能源等情况,并亲自深入实际向群众进行调查,翻阅旧志书了解历史上的地震等情况,邀请有关学者座谈,又同苏联专家密切合作,把这批国防工厂大都建在了比较合理的地方。1957年至1958年期间,高等院校的一些同志在全国“大跃进”的形势影响下,主张高等院校要大办,专业要多设,学生要多招。海滨同志经过调查研究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人才,高等院校是要发展的,也会发展的,但当前大发展还有困难,规模要缩小一点,专业要少设一点。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个认识是符合当时的国情的,是正确的。由于他能自觉地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因而他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
海滨同志把一生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积极的无私的奉献,在他的身上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德,体现了中国革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虽然和我们永别了,但他的思想和品格将永远激励我们,激励后代,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