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金钱反贪明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1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金钱反贪明镜
向崇安
钱者,何物也?明代宋载堉说:“钱是英雄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莎士比亚则厌恶地说:“金钱,这人类共同的娼妓!”马克思说:钱,只不过是一种流通的手段。它既非无所不能,又非罪恶之渊薮。
这说明,对于钱,必须具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李富春逝世后,蔡畅把他俩多年的储蓄不留给儿孙,全部交了党费。而某领导干部与外商打交道,外商“投石问路”,先送金笔,他收了;后来外商送照相机、彩电、金钱,从而达到把破烂机器充作对中国投资的目的。这个领导干部为了个人的蝇头小利,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终成罪犯。这正如唐代诗人高邺的讽刺诗《官仓鼠》写的那样:“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这不仅写出了“鼠”害造成将士和百姓饥饿无粮的恶果,而且提出了是谁把粮食送进鼠口的问题。
由此,我想起了清代雍正年间尹望山的一则故事:一次他戏问下属所怕何物。有答怕蛇怕蝎的,有说怕龙怕虎的。而尹望山却说:“这些我都不怕,就怕糊涂虫!”言简意赅,令人拍案。
那个领导干部算不算“糊涂虫”呢?当他收到金笔时,如有人批评他,他会拿起“比我甚者多着呢”的昏镜把玩不已;由微变巨,当他戴上手铐锒铛入狱时,也许会想起应有一个光洁鉴人的明镜,常看看“自我”。
唐太宗在谏臣魏征死后,感叹:“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多需要赠送浑浑噩噩者这千古不朽的“三镜”,令其照明镜而警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