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一套资金搞活全局——推广票据贴现与再贴现业务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2
第2版(经济)
专栏:财经广场

  一套资金搞活全局
——推广票据贴现与再贴现业务述评
本报记者施明慎
债务链怎么解开?
去年9月末,饱受拖欠之苦的南京熊猫电子集团共收回货款30.7亿多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占54%。货款的及时回笼,保证了工厂的正常生产经营。该集团财务处的同志说,是票据结算解开了我们的债务链。
商业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产生的信用工具。
推广商业票据、贴现和再贴现,通过承兑来约束债务人严格履行其职责,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可以较好地遏制企业之间新的拖欠发生。去年6月,湖北东风汽车公司资金回笼十分缓慢,中上旬仅收回货款4.5亿元。同时,该公司欠东风轮胎厂的货款猛增到1.2亿元,导致轮胎厂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没钱购买原材料。在这种情况下,湖北十堰市的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及时向东风汽车公司发放贴现贷款4800万元,东汽公司马上清付了轮胎厂的欠款,使后者的生产经营得以为继。此外,东汽公司还用这笔贴现贷款清付了省内部分关键供货厂家如武钢、冶钢等企业的拖欠货款,从而直接启动全省一大批重点企业的再生产。
开展商业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涉及多个债权债务连带责任人,有多个可追索责任人,有利于形成彼此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约束企业、银行严守信用。一年多来,全国各家银行累计办理了3000亿元左右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再贴现,尚未发现到期不付款、到期不还债的事情。目前,这一新的结算工具渐渐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欢迎。
有销路,才给贷款
往年,每到工业企业购物备料的季节,相互关联的产供销企业都同时到银行要贷款。一套物资,多头要钱,重复贷款,一方面加剧了银行供应资金的压力;另一方面助长了企业挪用和挤占贷款。这种局面,自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于1986年率先在该市棉纺织企业中推出票据贴现与再贴现业务以来,已渐渐改观。
如今,织布厂和印染厂需要坯布,可向棉纺厂开具票据,棉纺厂拿着这些票据向纺织原料公司进货,纺织原料公司再持票向商业银行办理贴现,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则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最终等于注入一笔资金,满足多个生产流通环节的资金需求。青岛工商行四方支行用此办法为企业融通资金6500余万元,减少信贷资金投入3000多万元,减少企业利息支出200多万元。
开展票据结算、贴现与再贴现业务以后,企业一时付不出货款可到开户银行申请出具银行承兑汇票,或持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银行办理贴现,申请提前支付资金。这是不是意味着任何企业、任何产品都可以要求银行开出承兑汇票或办理贴现呢?并非如此。真实、合法的商品交易是银行开具承兑汇票或办理贴现的基础。换句话,滞销积压、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是得不到银行的支持的。
开办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不仅为企业增添了新的融资工具,而且促使银行更加注重加强自身的资产配置和资金头寸管理。因为,从承兑现银行看,为防范风险,必然要对申请商业汇票承兑的企业进行资信、生产、效益等方面的严格审查;从贴现银行讲,如果贴现的票据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将得不到人民银行的再贴现支持。
启用“法宝”
去年春节前,江苏省各专业银行用款增加,备付率由原来的10%左右降至7%以下,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支付困难。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及时办理再贴现10亿元,帮助专业银行渡过了难关。同时,这部分资金随着票据的到期,在节后又陆续回到人民银行。谈起这件事,金融界人士称,再贴现起到了“安全阀”的作用。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的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发放或收回贴现额度,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直接或间接影响商业银行放款行为和借贷成本,以达到调整社会信用规模,实现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在西方国家,再贴现通常被称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
从我国近年开展再贴现业务的实践看,运用再贴现杠杆,可以适时调节社会信用总量。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国家的产业和信贷政策,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票据进行筛选审查,优先办理重点行业、部门、企业、产品等票据的再贴现,从而合理引导资金流向,缓解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资金供求矛盾。并且,再贴现作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防止过去再贷款以政策性为由长期占用的弊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据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统计,1994年该行办理再贴现贷款平均期限为105天,年周转次数为3.48次,较1993年信用放款期限缩短75天,加快1.46次。
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为了使再贴现政策手段充分地发挥作用,最终使再贴现率成为一种重要的价格信号,中央银行将逐步加大使用再贴现的力度,“九五”期间每年增加一定数量的再贴现限额,并以此促进票据市场的发展。目前人民银行正在考虑加大再贴现利率的浮动幅度,待时机成熟时,把贴现率和再贴现率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率体系,使之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规范操作则是当务之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