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陈容易真不容易——记洪湖市的“铁面税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陈容易真不容易
——记洪湖市的“铁面税官”
刘波刘立凤
经历了16年军旅生涯的陈容易,转业到地方担任湖北洪湖市国税局集市税务所所长不久,便落下了一个“铁面税官”的美誉。
陈容易有位战友,平素与他感情甚笃。这位战友转业在某公司任经理,而该公司所属门市部1993年底还拖欠税款万余元。这件事恰巧归陈容易处理。这天,战友备厚礼上门说情来了。“容易,我们单位欠的那一万元税款是不是免了算了,你是主管所长,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说的好轻巧!正因为我们是战友,所以你更应该支持我的工作,这万余元的税款,一分钱也不能少。”“好个陈容易!如果你这样无情无义,我和你十多年的交情就一笔勾销了。”结果,这位战友悻悻而去,税款却很快入了国库。
陈容易铁面征税的消息传开了,可他的那位做建材生意的亲戚将信将疑。这位亲戚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难道也不卖我的面子吗?”于是,这位亲戚备上厚礼,为减免税一事找上门来。“容易啊,你能不能把我每月200元的税款减到100元呢?”“这个嘛,得根据您的实际营业状况而定。”第二天,陈容易果然派人去调查,结果发现这位亲戚的生意做得不错,税收偏低,马上决定将这位亲戚的税收由每月200元调到了327元。这位亲戚只好暗暗叫苦。
陈容易征税时冷心铁面,而对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纳税户,却是一付火热的心肠。一次,纳税大户李索堂私营的储罐配件厂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厂址,急得团团转。陈容易得知后,与征管股长赵兴华一连几天马不停蹄地为老李找厂址,直到终于找到一处理想的厂址为止。为此,老李感激不已,表示今后用积极纳税来报答这批税官。后来,承诺兑现了,老李主动上交国税8万元,不久生意看好,又交税款9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