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如何消除心理疲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2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心灵的家园

  如何消除心理疲劳
常常出现这种现象,虽然一些人的生活、工作背景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相似的精神状态,即:对生活和工作厌倦,情绪消沉,忧虑,无聊,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具体原因。这种情况,是由于心理疲劳而引起的。其实,心理疲劳也像生理疲劳一样,经常在人的身上出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生理疲劳通常只要通过补充能量和休息,就能够恢复正常状态,心理疲劳则较难消除,危害也大得多。
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大脑皮层受抑制的缘故。从心理学上讲,下面四种情况会导致心理疲劳的产生。1.对事物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兴趣;2.由于某些原因,使人心情忧郁,情绪低落;3.长期处于紧张应激状态,刺激能量超过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使机体无力承受;4.长期从事单调、重复、枯燥的活动,产生心理饱和。心理疲劳对人们的认知活动、情绪、意志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常常使人出现下面的症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紧张,反应迟缓,情绪低落,行动吃力,还有情绪浮躁、厌烦、忧虑、倦怠,感到工作无聊等,还会出现一般感知敏度减弱,但对某些刺激,如饥饿、姿势不舒服、睡意等特别敏感。
心理疲劳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我们知道,心理疲劳是由于大脑皮层受抑制过程的影响产生的。因此,要消除心理疲劳,就必须维持大脑神经的兴奋水平。
首先,要培养对生活、工作的兴趣。兴趣的形成与大脑皮层上的强烈兴奋中心相联系,并伴有愉快、喜悦的积极情绪体验,而心理疲劳的产生,是因为大脑皮层抑制和消极的情绪引起的。所以说,积极地培养兴趣,是克服心理疲劳的关键。
其次,要使工作、生活多样化。枯燥、单调、重复的工作和生活,容易使大脑皮层产生抑制,产生心理饱和,产生无聊和厌倦情绪。要克服这种现象,就要注意保持活动的多样性,使大脑皮层保持兴奋,推迟或克服疲劳感。
第三,目标明确。每个人无论做什么,都应明确自己最终的目标,并且能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这样,便于随时了解自己的成绩,使自己不断获得激励,使大脑皮层维持较高的兴奋水平。
最后,要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愉快的人际关系会使单调、乏味的工作变得有趣,也会使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充满生机。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防止和减轻心理疲劳。
北京华理心理咨询中心陈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