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和平带回水资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3
第3版(国际)
专栏:通讯

  和平带回水资源
本报驻开罗记者刘水明
约旦是中东水资源最紧缺的国家之一。但是,1994年10月约以签署和平条约后,约旦重新获得了对约旦河和雅尔穆克河水份额的合法权利,其重要性同收回被以色列所占领土一样重要。
漫步在山城安曼街头,不时可以看到一辆辆水罐车迎面驶过,它们的后面都写着“可饮用水”的字样。安曼部分城区的供水,每天就靠这些水罐车从城外很远的地方拉来,然后走街串巷送入千家万户的贮水箱。据说每年旱季,约旦的城镇常常发生停水现象,连首都安曼也不例外。
在我们离开安曼的前一天,见到了约旦水利灌溉大臣艾尔希达特博士。在水利灌溉部的会议室里,他站在一幅放大的约旦投影地图面前,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约旦水资源的分布、约以和约中有关水的条款及其实施情况。
目前,世界年人均占有水量约1万立方米,阿拉伯国家年人均占有水量为1750立方米。专家认为,那些年人均产水量低于1000立方米的国家属贫水国家。约旦现有人口430万,按照正常标准,每年需水43亿立方米,才能使其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基本得到满足。而1993年,约旦只产水约9.75亿立方米,其中2.6亿立方米是超量抽取的地下水。此外,还有0.65亿立方米是从东南部抽取的不能再生的地下水。与周围邻国相比,约旦人均水的消费量也是较低的,如1993年叙利亚人均1450立方米,埃及人均1200立方米,而约旦人均只有180立方米。
约以和约签署前,约旦只能使用雅尔穆克河的水,年平均供水量根据雨量多少,在0.9亿至1.2亿立方米之间。约以和约规定以色列每年只能从雅尔穆克河提取0.25亿立方米水,其中旱季抽取0.12亿立方米,雨季抽取0.13亿立方米;约旦则从以色列人使用的雅尔穆克河水中收回0.45亿立方米,并通过凯拉迈水坝在雨季增加的蓄水中获取0.5亿立方米,这样,约旦每年从雅尔穆克河收回水资源份额0.95亿立方米水。
过去,约旦河的流量和质量完全被以色列控制,约旦不能使用约旦河水,只能截取属于约旦河流域的东部旱谷中的水,年平均供水量为1.75亿立方米。约以和约签署后,约旦每年有权使用约旦河流域的脱盐水0.1亿立方米,脱盐水由现在流入约旦河的0.2亿立方米的盐泉水脱盐而成。在脱盐设施运转前,以色列负责向约旦供水0.1亿立方米;约旦每年还可在非汛期的河坝蓄水中获取0.6亿立方米水;此外,在约以和约生效后一年之内,双方协商确定合作寻找能为约旦年供水0.5亿立方米的其他水源。这3项相加,约旦从约旦河及其流域新增供水份额1.2亿立方米。
通过约以和约,约旦共收回水资源份额2.15亿立方米,加上原有的供水量,约旦从雅尔穆克河和约旦河及其流域获得的水份额,将达到5.1亿立方米。在从巴古拉前往乌姆盖斯途中,我们在阿达西亚看到两位约旦运水工人,开着一辆水罐车,正在一条水渠旁抽水。他们高兴地告诉我们,这些水来自太巴列湖,是去年6月开始由以色列提供的。记者注意到,在约旦河谷,一些地段的干线渠道两旁都安有铁丝网,处于全封闭状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水对于约旦是多么重要!记得在约旦水利灌溉部采访时,艾尔希达特大臣对我们说了这样一句话:“1967年的战争导因是水,现在约以和平还是为了水。”
约以在求实、公正的基础上成功地解决了水资源配额问题,也为消除困扰中东各方的水源之争提供了一个范例。目前,约以正着手在开发现有的和新的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在有关水的问题上进行信息转让和联合研究、对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潜力进行考察等领域开展有效合作,双方把这种合作当作促进相互了解、巩固和平成果的途径,尤其值得称道。(本报开罗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