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高起点引进高质量生产长虹连续七年效益冠同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4
第1版(要闻)
专栏:

  高起点引进高质量生产
长虹连续七年效益冠同行
本报讯记者吴杰报道: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创世界名牌”为目标的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施“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大规模”的科技发展战略,彩电年产量接近300万台,跻身世界彩电规模生产大企业之列,综合经济效益连续7年独占同行鳌头。
长虹公司是地处四川腹地绵阳的军工企业,1986年引进了我国最后一条(第120条)彩电生产线。但搭乘“末班车”的长虹公司却把握机遇,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大规模”的科技发展战略,使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长虹公司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坚持引进与创新、移植与改造相结合。80年代中期,他们从日本引进的是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彩电生产线,经过消化吸收和创新,先后设计、制造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电视机生产线14条,彩电单班年产能力达到300万台以上,形成了规模经济。1990年他们从美国引进了高水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站,大大加快了新产品的设计速度。1991年又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屏幕彩电生产技术,使长虹彩电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挺进国际市场作好了技术准备。
长虹公司充分发挥军工企业在技术、设备和人才方面的优势,科学、灵活地把军品的设计、工艺、调试和检测等技术手段移植到民品的研究开发上,使彩电质量稳定提高率始终保持100%。长虹公司十分重视生产制造环节的技术改造,“八五”以来,每年的技改资金就达上亿元,占企业自留资金的60%以上,使设备、仪器、仪表以每年30%的速度更新。据统计,长虹公司每年新产品产值都占当年总产值的80%以上。他们与东芝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引进和研制了适销对路的彩电新产品“红太阳一族”,迅速占领市场,86厘米超大屏幕彩电也于去年11月开始与消费者见面。
到去年11月底,长虹彩电年产量已突破280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2%左右,跻身于世界为数不多的彩电规模生产企业之列,被第50届国际统计大会誉为“中国最大彩电基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