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以历史文明铸就灵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4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以历史文明铸就灵魂
李景卫
第一次到印度东部的奥里萨邦采访,就被那里浓厚的历史文明遗风所感染。
到达奥邦的沿海城市科纳卡时,每年一度的舞蹈艺术节已经进入高潮,印度大型古典舞蹈在科纳卡露天剧场的演出在即。演出开始前10分钟,我在剧场偶然发现了坐在贵宾席上的邦政府旅游、文化部部长布平德·辛格先生。我抓紧时机上前采访。“本届舞蹈艺术节的宗旨是否以印度的古典舞蹈形式来弘扬印度的文化传统?”辛格部长的回答有点出乎预料:“是的。不过,奥蒂西不是印度文化;婆罗多不是印度文化;卡塔克不是印度文化;曼尼普利也不是印度文化。”我不太明白地插问:“您的意思是说这些古典舞蹈只是印度历史文化?”“是。”“那什么是印度的现代文化呢?”他答道:“印度的现代文化是对历史文明的继承,并以这种历史文明来铸就人们的灵魂,规范人们的言谈举止。具体地说,印度的现代文化是把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培养成具有高度文明和修养的人,使人人都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关心社会,乐于助人,殷勤好客,让整个社会都形成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风尚。这种文化在奥里萨得到了最好的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将把这种文化以艺术的形式献给大家。”
谈话间,太阳的最后一抹余辉已悄然逝去,科纳卡露天剧场东面的太阳庙周围射灯初放。柔和的灯光宛若一片晨曦,高高托起这象征印度古老文明的宏伟殿宇,构成绝妙的背景,与剧场浑然一体。随着音乐和鼓点的奏起,舞台上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艺术家们翩翩起舞,从奥蒂西、婆罗多、卡塔克到曼尼普利;从纯基本舞蹈动作到运用舞蹈语言来表现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故事,不仅再现了印度古代寺庙和宫廷的辉煌舞蹈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友谊,以及人类对爱与和平的执著追求。看着一幕幕精彩的表演,回味着部长先生对印度现代文化的高见,感觉奥里萨的确有些与众不同。
奥里萨邦首府布巴内斯瓦尔,是个有41万人的小城,基础设施也不十分完善,但这里人们的行为举止却透着文气。印度很多地方的交通状况十分混乱,但奥里萨则不然。在布巴内斯瓦尔,我只发现一个较大的路口有交通信号灯,其他路口全由交警手执两块“停”字标牌和一只哨子来指挥。交通警手里的标牌直径不过十几厘米,若不仔细观察,未必能看见那小小的“停”字。但当地的驾车人到路口都主动减速,从不抢行或故作没看见而闯路口,也没有因一点小事而故意堵塞他人去路或争吵的现象。一位交通警告诉我:“这里的人总是把文明礼貌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遵守交通法规、礼貌让人不过是检验自己文明程度的尺度之一。这是奥里萨人的骄傲。”
回想这次采访的安排也是颇感温馨。我听说这次舞蹈艺术节的时候,已是5天艺术节最后一个下午的1点钟。我赶到邦政府新闻公关部,公关部副主任恩·希·达斯先生并没有拒绝我,立即请旅游部务必妥善安排,保证采访。果然,2点30分,旅游部官员圣托斯·达斯先生带着司机和车辆来到我的住处,先领我参观布巴内斯瓦尔城市建设、市场等,然后前往科纳卡。在5点20分赶到了舞蹈演出现场。
在采访结束时,我向达斯先生提出把帐结一下。达斯先生出乎意料地说:“你是我们的客人。奥里萨人从来不跟客人结帐。”他们的热情和真诚使我一时不知如何表达对他们的谢意。直到我搭上前往下一站的列车,心里仍在为奥里萨人的热情友好而感动。
印度不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全民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很高,但是在印度工作多年,与印度人接触中发现,他们待人接物的彬彬有理的确是不分长幼贫富,讲文明讲礼貌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我常自问,这其中的道理在哪里?我想,奥里萨人的解释可能是对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