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5
第1版(要闻)
专栏:

  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本报上海电记者萧关根报道:1996年刚刚开始,上海科技界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全市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555.3亿元,比上年增长55.14%;工业总收入519.7亿元,增长56.84%;实现利税90.62亿元,增长49.5%;出口创汇7.48亿美元,增长49.92%;而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为412家,只增长17%。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完成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这项举措在“八五”期间产生了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九五”时期将进一步加强发展力度,以壮大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到本世纪末,六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要从45%提高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从10%提高到20%左右。
计算机应用与发展产业和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发展最为迅速,共实现产值136亿元,有望率先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实施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和成果推广计划使高新技术产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发展。1995年实施的306个项目中,有90%的项目产值可达到1000万元以上。在银行的支持下,已有上海汇丽集团公司、上海华汇金属集团公司和上海申花集团公司三家公司的年销售额达到和超过5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国际大公司有较大的吸引力。美国英特尔公司、日本NEC公司、新加坡IPC公司都在上海找到了合作伙伴,建立计算机产品的生产基地。在发展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方面,比利时史克必成公司、日本中外制药株式会社已在这里建立合资企业,总投资达9600万美元;美国强生制药公司等国际著名公司也将来上海投资,今年引进外资将达到2亿美元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