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敦煌古乐》声细细《丝路花雨》舞翩翩甘肃敦煌艺术剧院经济、社会效益同入佳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5
第4版(要闻)
专栏:

  《敦煌古乐》声细细
《丝路花雨》舞翩翩
甘肃敦煌艺术剧院经济、社会效益同入佳境
据新华社兰州1月14日电(记者黄毅、孙志平)一度因经费紧缺、人才流失严重而陷入困境的甘肃敦煌艺术剧院,近年来潜心研究、挖掘、展现敦煌古老艺术,积极开拓海内外演出市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去年,这个剧院在海内外演出160多场,剧院逐渐走出困境。
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前身是组建于1961年的甘肃歌舞团。70年代末,歌舞团创作、演出的《丝路花雨》蜚声中外。然而在一段时期里,歌舞团的发展举步维艰,人才流失严重。《丝路花雨》剧组培养了11个“英娘”,全部离开甘肃。
1993年,歌舞团更名为敦煌艺术剧院后,艺术家们纷纷深入到敦煌艺术宝库中吸取养料,并走出院门,登上海内外演出市场。原院长、已故敦煌学学者席臻贯经过10余年潜心探索,解译出被喻为“天书”的唐五代敦煌古谱。院内的艺术家们潜心体会、揣摸解译出古谱,精心编排了乐舞《敦煌古乐》,用诗、乐、舞一体的形式立体展示了敦煌唐代曲谱。1993年,《敦煌古乐》在香港两次演出,引起海内外专家及观众关注。去年,这台乐舞获得文化部第五届“文华新节目奖”、“挖掘古典音乐奖”。剧院还派出强大的演出队伍赴香港、澳门演出,在两地引起轰动,可容纳数千人的综艺馆座无虚席。
《丝路花雨》10余年来演出上千次。去年,剧院再次对这出戏加工、修改、复排,在兰州、广州、深圳、酒泉及台湾等地演出,其中在台湾巡回演出10场,现场观众达1.5万多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