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也谈美利坚第三帝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6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也谈美利坚第三帝国
黄晴
新年伊始,美国《纽约时报》发表题为《美利坚第三帝国》的文章。作者说,美国在波黑的军事行动,显示了从波斯湾到巴尔干正成为“美利坚第三帝国”的心脏地区的迹象。
作者的主要立论是,从美国近百年历史看,它在打败前对手后,即在其势力范围内建立一种“宗主国”关系。1898年美国打败西班牙后,即在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建立了美国后院,此为“美利坚第一帝国”。二战之后,美国在欧洲建立了北约、在东亚搞了一系列双边防卫条约,这是它的第二个帝国。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国在中近东和巴尔干地区有了直接的军事介入,其“管区”延伸,形成了第三个帝国。
几天之后,《纽约时报》又登一读者来信,称“美利坚第三帝国”说法不当,美国在国外寻求的是稳定而不是帝国。
“美利坚第三帝国”的说法有点耸动视听的味道,但文章阐述的事实却是无法否认的。美国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利害攸关地区寻求主导权和影响能力,其手段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乃至精神文化所有领域,这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事实。美国冷战后的独一超强地位,美国特有的价值优越感,美国全球化的利益关系,都决定了这一基本事实。至于说美国寻求“世界稳定”,那则要视情势而定。中东涉及美国的石油命脉,美国关心那里的稳定,如果出现了不利于美国的格局变化,美国会不惜动武也要把形势扳过来;巴尔干冲突直接涉及欧洲,美国最初也想让欧洲收拾这一乱局,但在欧盟介入无效的情况下,美国便直接插手了,因为难民潮、战火蔓延和俄国介入的前景将危害欧洲稳定和美国的利益。不过,在5年前,前苏东地区发生社会动荡时,美国是很兴高采烈的,所以“寻求稳定”一说,不可一概而论。
“美利坚第三帝国”的作者还提出了一些颇耐人寻味的分析。冷战后,美国势力快速扩张,政治军事资源左支右绌,因而采取了“借力”战略。在欧洲,美国要借重德国保护中欧,削减俄国的潜在威胁;在东亚,美国要稳住对中国的关系,重新安排与日、韩的防卫协定,促成类似北约的地区安全体系。美国在稳住欧洲和东亚两头后,将抽出力量经营新近“纳编”的巴尔干半岛和中东伊斯兰地区。“寻求稳定”说的作者提出,美国冷战后在新的世界秩序中的外交政策有如在前有岩礁妖魔,后有旋涡的墨西拿海峡中穿行,其复杂性与单纯冷战对抗时不可同日而语。上述对冷战后美国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的描述,似可说是相当精当的,反映了美国超强地位的另一面特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