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卡通新天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7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卡通新天地
马立诚
许多家长有着同样的苦恼——孩子迷上了外国卡通画。
用“废寝忘食”形容孩子们的着迷劲儿,恐怕不为过。采取堵的办法,不给买,不让看,效果常常要打折扣。孩子们暗中“节衣缩食”,省下早点钱和零花钱买。据了解,普通一个小学生初中生,至少要买几十本上百本。买了藏在床底下,等大人睡觉的时候拿出来看到半夜。
何以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呢?我也偶尔拿来翻了一下。内容多是不知何许年的星际大战,人兽大战,火箭相撞,真空厮杀,两个古怪名字的小人亲吻,大率类此。看过之后,脑子一片空白。孩子固然需要童话和想象,如人兽易形、木石能言等等。但这大抵应是生活的折射,并且内容丰富多样才好,更上乘的还要优美一点,才于孩子们有益。成千累万的卡通都是打打杀杀,就是用于消遣,也还嫌浅薄。或许在外国有丰富的出版物,而我们一些出版者选择眼光过窄,也未可知。
不过这些卡通也有其引人之处,先是打破了我们这里传统小人书“七分图画、三分文字”的格局,几乎全是图画,文字极少,有也是人物嘴里吐出一个箭头,连带一个圆形空白,说的话极简要地写在圆形空白里边。这就省了到下边找文字的麻烦,适合小孩阅读。再就是图画讲究,人物身材苗条,眼睛大大的,表情夸张,画得很美很生动,也算赏心悦目吧。
几年来我一直想,这么大一个市场,为什么我们的艺术家把它忽略了呢?不是可以利用这个形式,搞出我们自己的更有意义的卡通吗?江泽民同志去年八月在写给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一封信中说:“希望广大动画艺术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动画艺术精品,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让我国自己的动画英雄形象成为广大少年儿童的楷模和朋友。”这正是广大家长和少年朋友期待着的一件事。
最近,经过出版界和美术界共同努力,终于传来了好消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卡通故事《中华少年奇才》受到少年朋友的欢迎,并得到李鹏同志的赞赏;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卡通》月刊和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卡通》月刊也于新年期间在京问世。我到书摊上看了看,《中华少年奇才》已经售完,两本卡通刊物也所剩不多了。赶紧买了两本创刊号带回家来,和孩子一起看。两本刊物的内容,除了卡通的“传统节目”星际飞行、机器人之外,有《书包里的包老师》等中小学生有趣的校园生活漫画,有司马光、岳飞少年时代的故事,有济公、莫愁女、宝葫芦的精彩传说等,可以说是聚少年英雄、科学幻想、中外神话、案件侦破种种内容于一册,这就比光是打打杀杀要丰富多了;形式方面,则尽量吸收近年来国际卡通的优点,文字简约,画面生动,且还有彩色插页,再加上装帧考究,真可说是新年送给少年朋友的一份厚礼。这样的书,孩子们读了,相信能有较多的收获,家长们也高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