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书记另有话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书记另有话题
本报记者米博华李德民
3年前,山东莱芜由县升市。新城市有新局面,修路、通水、架电、建厂,发展势头很好。岁尾年初,采访莱芜,本想写写经济建设,不料市委书记另有话题,谈起教育。
市委书记张敬茂对记者说,经济建设的情况你们都看到了,我就不多说了,想谈谈教育问题。
他从莱芜师范学校的搬迁谈起。这所学校原来在西关,校舍破旧,设备残缺。前年,市里拨款3000万元,新建莱芜师范。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都符合有关规定的标准,光是为音乐教室配备钢琴就花了几十万元。
为什么如此重视师范?他说,因为师范是会下“金蛋”的“母鸡”。有了好师范,就会有好教师;有了好教师,就会有好学生。
这两年,莱芜还建起“教师村”,已有500多户搬进新居。不分城乡,只要担任教师职务,有相应的职称,就可以住进“村”。这两年,还有2000多名农村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张敬茂说,如果以为只有经济上去了,才有条件发展教育,此前似乎可以不抓教育,那就错了。他认为,越是经济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重视教育,该花的钱要花,该使的劲要使,经济和教育要同步前进。当然,办教育不像盖幢楼,修条路,一两年内就看得见、摸得着。在教育上花的钱,使的劲,一两年内是很难看到效益的,很可能本届市委、市政府也看不到,但几年、十几年后,肯定可以出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