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阅读
  • 0回复

麦崩水渠情谊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7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麦崩水渠情谊长
本报驻突尼斯记者赵章云
在突尼斯城郊外,人们可以看到这样有趣的景观:一条残存的古罗马渡槽从南向北而来,一条崭新的现代化水渠由西向东而去。它们在北非这块干旱的土地上垂直交叉,交相辉映。尽管两者修建的年代相隔近2000年,但它们均是雄伟壮观的水利工程。不同的只是,前者是已经废弃了的千年古迹,后者是正在发挥效益的现代化设施。在突尼斯,就像知道古罗马渡槽一样,人人都知道这条中国人帮助修建的麦杰尔达—崩角水渠。
麦崩水渠西起突尼斯最大的河流麦杰尔达河,东至突尼斯的柑橘产地崩角平原。15年前,中突两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们修渠道、架渡槽、打隧洞、建闸门,密切配合,日夜奋战,经过4年的努力,建成了这条有120公里长的人工“巨龙”。它有着21座闸门、12座渡槽、两条隧洞、一条压力钢管、两座扬水站和137座大小桥梁。时隔11年,这些工程保养和维护得很好,扬水站里的机器运作正常,至今没有发生大的事故。
突尼斯最近连续两年干旱,全国水库存水已经消耗了70%。记者参观那天,阳光下的气温高达40摄氏度,整个大地被晒得直冒白烟。但麦崩水渠像一条蛟龙一样,蜿蜒在麦田、橄榄树和柑橘林间,哗哗地输送着麦杰尔达河上游的河水,水渠两旁的庄稼和果树是那般的浓密和葱绿。
突尼斯“北方管道开发公司”总经理阿祖兹是设计、建设和管理这条水渠的见证人。他说,水渠运行初期,它只向崩角地区供应灌溉用水。现在,它除了向大突尼斯地区和崩角提供饮用、灌溉和工业用水外,并已经开始向东部沿海的旅游和工业地区供水,完全实现了当年制订的西水东调的北方水资源总体规划的目标。“特别在这大旱年头,是这条水渠承担了全国大部分饮用水和灌溉水的输送任务。”当谈到这一工程的质量时,他说:“水渠建成十多年来,运行一直正常,设备状况良好。事实证明,整个工程的质量是好的。”农业部农业生产局局长伍莱特说,水渠建成前10年里,该地区柑橘的年平均产量只有13.8万吨。水渠建成后10年中,年平均产量达到了17.3万吨,增加了27%。由于崩角地区的柑橘产量占全国的2/3,因此可以说,整个突尼斯的柑橘收入离不开麦崩水渠的作用。他还说,由于水源充足了,树木茂盛了,很大程度上又促进了本地区其它农作物,特别是蔬菜的成长和收成。最明显的例子是,这一地区的西红柿和土豆现在都能自给了。他深情地对记者说:“崩角地区现在有这样的良好状况,应该感谢中国作出的无私贡献。”
水渠沿线的人们对水渠更是赞不绝口。附近一些农民说,如果没有水渠,崩角的柑橘都快干死了,更谈不上高产。有的甚至对记者说,“水渠是我们的第二生命”。(本报突尼斯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