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麸子药”巧治棉铃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7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麸子药”巧治棉铃虫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汪涛教授1986年参加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开始研制“农户自产高效苏云金杆菌—7216菌剂防治棉铃虫技术”,并于1988年获得成功。这种制菌剂方法简单易行,普通农民用1个小时就可学会,原来要用两个小时制作,现在只要3—5分钟就行。具体做法是,在棉铃虫发生期,利用自然温度将麦麸、石灰和水作为培养基接种苏云金杆菌菌种,农民称为“麸子药”。棉铃虫食用菌剂后,由于药物的胃毒作用,造成中肠穿孔,上吐下泻,无法进食,自然死亡。
去年,在国家经贸委、国家科委、国家教委等的支持下,汪涛教授率领科技人员在河北巨鹿、吴桥等8县市、20余个乡镇,发动万余农户进行了防治棉铃虫药效示范试验,防效比化学农药提高20%至50%,天敌数量增加1至10倍,防治成本降低50%以上,棉花单产至少增加10%以上,而且避免了人畜中毒等药害事故发生。广大农民反映,“麸子药”一看就会,一做就成,一用就中。
(苗文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