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嵊州竹编”绝天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嵊州竹编”绝天下
本报记者何黄彪王政
被誉为“天下一绝”的“嵊县竹编”早已闻名遐迩,前些时候,当我们偶得机会来到浙江嵊州工艺竹编厂样品陈列室,更被那精巧绝伦的构思、生动传神的造型和巧夺天工的技艺深深地震撼了:栩栩如生的动物、人物,典雅富丽的家庭装饰,实用、欣赏兼备的竹编用具,气势恢宏的大型工艺品……把我们引进了一座用竹子造就的科学与艺术的神奇宫殿。
“这一切要归功于俞樟根总工艺师”,竹编厂厂长谢吾可感激地说:“嵊县竹编虽有一千多年历史,但真正得到大发展,成为熔美学、编织技艺和科学技术为一炉的竹编工艺,还是建国之后的事。是以俞大师为主的老艺人继承发扬传统工艺才实现了这一重大的转变。”
俞大师出身于竹编世家,八岁随父学艺,从事竹编已逾半个世纪,是中国竹编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在他的带动下,嵊县竹编不断创新,实现了造型、编织方法和工艺上的突破,形成了“动物”、“漂白”、“花筋”、“蓝胎膝”四大工艺特色。
传统竹编造型原本多为几何图案,而用竹子编制动物、人物,是竹编艺术的一大突破。谢厂长指着一只似乎刚刚飞越千山万水,收起双翅傲然栖息在山岩上的白头山鹰自豪地告诉记者,1979年,这只同样造型的山鹰曾“飞”入美国白宫,受到卡特总统的钟爱,并在邓小平访美期间留下过一段佳话。竹鹰旁一匹撒蹄欲奔的骏马,1994年9月在北京全国林业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上曾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称赞。
陈列室里的大型竹编更是气势不凡。楚楚动人的麻姑端着寿桃,立马按剑的岳飞翘首故土,忠贞不渝的苏武在荒原牧羊……尤其是古雅庄重的巨型竹编立屏“昭陵六骏”,更使我们驻足屏前,流连忘返。听谢厂长介绍,这座长8.22米、高2.35米、厚0.68米的立屏,是艺人们在俞大师的带领下,融合我国150余种编织方法中的精华,花了1万余工精心创制的。以高浮雕形式出现在立屏上的六匹骏马不仅神态各异,而且编织方法各不相同。艺人们还运用增减篾丝的方法,将唐马膘肥体健、硕壮有力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在一寸长度内运用160根精细篾丝交叉编织,并不断变化手法,将立屏中唯一人物的眼眶、耳朵、嘴角都编得轮廓分明,细腻传神。这一国宝曾多次飞越重洋,在国外展出,引起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极大的轰动,赞誉这是“稀世珍宝”、“人间杰作”。
嵊县竹编还注重提高科技含量,“漂白”、“花筋”、“蓝胎漆”等新工艺的开创,使素静雅致的白孔雀,印花均匀、娟秀典雅的插筋花瓶,色泽古朴、宛若瓷器又比瓷器牢固轻巧的蓝胎漆竹编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如此巧夺天工的民族瑰宝可不能失传呐”,我们既钦佩又不无忧虑地说。
“放心吧,俞师傅64岁了,仍在厂里传授技艺,还亲自动手,我相信,年轻一代竹编技师一定能把俞师傅的绝艺学到手,结合现代科技,把嵊县竹编发扬光大。”谢厂长回答得信心十足。(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