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还大自然本来面目浓浓冬雾重回西双版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还大自然本来面目
  浓浓冬雾重回西双版纳
新华社昆明电(记者刘远达、杨跃萍)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西双版纳冬季的大雾再度变得浓厚绵长。
最近,记者在西双版纳采访,借宿于景洪市区一家招待所。凌晨,记者在一阵嘀嗒、嘀嗒的滴水声中醒来。仔细一听,是雨滴打在肥大的芭蕉叶、槟榔叶上的声音。走到院中,只感到毛茸茸的雨丝迎面而来。一位“老版纳”告诉我们,这是西双版纳冬季特有的大雾。
在采访中得知,浓雾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一种特有的景色。50年代,西双版纳到处是茂密的热带原始雨林,那时的雾又浓又长,往往下午两点后才见蓝天。
后来森林遭到破坏,特别是十年动乱中,大面积毁林和刀耕火种,使全州森林面积每年减少20万亩以上;而刀耕火种等原因造成的森林火灾,又使大量森林化为灰烬。到70年代后期,全州森林覆盖率只有30%多,比解放初减少近30个百分点。于是每年长达160多天的雾变得稀薄了,常常是上午八九点钟雾就散尽了。
近年来,西双版纳划定了国有林、集体林、牧地、自留山、草山、轮歇地,把自然保护区由100万亩扩大到360万亩。同时制订了一些保护条例,使森林保护走上法制轨道。
州委、州政府及有关部门还采取多种措施推广科学技术,固定耕地,每年退耕还林7万亩,植树造林5万亩。森林火灾也得到有效控制,已连续四年火灾面积低于万分之一。去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63.68%,已恢复到50年代水平。
于是,厚重的浓雾重新回到了西双版纳。
州林业局长唐承贵说:尽管森林覆盖率恢复到了解放初期水平,但热带雨林却比那时少了。他告诉我们,州林业部门正与中外林学家、生态学家合作,着手研究把群众不再种的轮歇地和一些遭到破坏的原始森林恢复成热带雨林,进一步提高西双版纳的生态质量。到那个时候,西双版纳的雾也许会更浓,有雾的时间会更长,浓雾形成的雨滴声也会更密更清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