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生命之胶——记WAB生物粘合剂发明人王爱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生命之胶
——记WAB生物粘合剂发明人王爱本
贾建舟张自录
开刀离不开缝线,缝线留下的“蜈蚣”样疤痕给患者留下终生抹不平的创伤。
人们大胆设想:既然可以用胶水粘木头、贴邮票,为什么就不能研制一种粘合人体组织的“手术胶水”呢?
被称作“生命之胶”的WAB生物粘合剂,可以说是外科手术的一场革命,这项成果的发明人,山东省济南世纪生物粘合剂研究所所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王爱本教授,为之奋斗了整整15个春秋。
1985年,王爱本由国家教委选派,赴加拿大医学院进修,他又把“生命之胶”的研究带到了国外。
学校每周上5天课,每天工作6小时,而王爱本每天总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晚上,他一人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节假日更是他的“科研日”。
1987年底,王爱本从十多组配方中,发现有一组能促进刀口愈合,神话终于变成现实。
王爱本回国后,“生命之胶”在解放军145医院拉开了一期临床验证的帷幕。
王爱本亲自为病人粘合刀口,刀口粘合严密平整。术后第四天,刀口愈合,只留下一条线性皱纹。医生感到惊奇,病人感激不尽。
首例临床告捷,他们很快将用途扩大到胃、肠、肝脾、子宫、疝气等十几个病种的刀口上,最长的达30多厘米,均达理想的愈合效果。
1990年,WAB生物粘合剂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又获全国第五届发明成果展览奖。
为了加快成果转化,王爱本于1991年夏天,在济南高科技开发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生物粘合剂研究的机构——济南世纪生物粘合剂研究所。
1992年,王爱本又筹资贷款1000万元,引进德国先进设备,建立净化生产车间。1994年元月8日,凝注着王爱本赤心与痴情的WAB生物粘合剂,终于通过了国家医药局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被评定为一类医疗器械新产品,并批准在全国推广应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95年11月底,全国已有15个省、市的卫生厅或医学会推广粘合技术,有300多家医院的3000多名外科医生初步掌握了这一技术,共为病人粘合刀口、植皮和其他用途3万多例,受到广大病人的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