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捐弃前嫌重修旧好——澳总理结束访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8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捐弃前嫌重修旧好
——澳总理结束访马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李学江
应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邀请,澳大利亚总理基廷本月15日至16日对马来西亚进行了正式访问,于今天离开吉隆坡前往新加坡访问。这是1984年以来,澳大利亚总理第一次访问马来西亚。这次访问修补了12年来两国时有波折的政治关系,取得了一定成果。
澳马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两国过去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现在又都是英联邦的成员国。早在1958年,即马来西亚独立的第二年,两国就签署了贸易协定。1971年,澳与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和英国签定了“五国防务安排”,至今,澳大利亚还有军队在马来西亚的巴特沃思基地轮换驻守。
两国的龃龉起于1985年,当时两名澳青年在马贩毒被判死刑。马哈蒂尔总理拒绝了澳政府要求宽大处理的呼吁,自此两国关系一波三折。最近的不睦则出现在对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不同看法上。澳大利亚是APEC的积极倡导国,而马来西亚对美国的参与、对APEC的协议和时间表则持某些保留态度。1993年11月马哈蒂尔未参加西雅图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被基廷指责为“顽固不化”,这使两国关系一度骤然降温。对澳加入东盟的努力,马哈蒂尔去年底表示,澳并不是亚洲的一部分;马倡议建立的“东亚经济核心会议”蓝图,将美国和澳大利亚排除在外。
不过,10年来两国虽然在政治、外交和人权领域龃龉不断,但在经贸、教育和安全等方面的交往却未受大的影响,反而日渐增多。马来西亚已成为澳在东盟中的第3大贸易伙伴,199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双边教育交流也逐年扩大。马来西亚过去几年共有12万人在澳接受教育。此外,澳已成为马来西亚军队的主要培训地。这些因素都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近7年来,马来西亚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8.5%的速度增长,去年则达到9.5%,是东盟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在东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一方面,澳大利亚不能忽视这个迅速成长的市场;另一方面,如不改善与马的关系,澳面向亚洲的战略也会遇到诸多障碍。这就是基廷访马的理由所在。
基廷总理此次修补关系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双方避开了敏感的关于地区经合组织的争论。基廷再次申明说,澳既不是欧洲或美洲在亚洲的桥头堡,也没有说自己是亚洲的一部分,我们的政策只是面向亚洲,与亚洲一体化。马哈蒂尔此次则表示,“澳大利亚在亚洲有作用可发挥”。但在回答澳可否加入东盟时,他说,“目前还不可能。”
此次澳有40名企业界人士随行。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一系列经贸与教育方面的谅解备忘录,签署了总值1亿多美元的贸易协议;同时决定将两国间贸易委员会提升到部长级。
总之,通过这次访问,双方都表示了“要避免或减少”两国政治关系中的“时不时的打嗝”现象(马哈蒂尔语);扩大和加强经贸和教育合作;使两国关系得到了及时的修补。用澳官员的话说就是,“我们伸出了橄榄枝,他们接受了它。”
(本报堪培拉1月1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