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着眼经济改革注入新鲜血液埃及内阁改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8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着眼经济改革注入新鲜血液
埃及内阁改组
本报驻开罗记者刘水明
1月2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接受西德基总理的辞呈,并任命副总理兼计划部长詹祖里为新总理。经过磋商,詹祖里拟定了新内阁名单,并很快正式宣誓就职。这次内阁改组,是穆巴拉克为加快改革步伐,维护社会稳定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政治措施。
西德基是1986年11月担任总理的,他是1953年埃及成立共和国以来,任期最长的一位总理。在他任职的9年多时间内,埃及政府从本国实际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推行经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去年,埃及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增至185亿美元,外债额由5年前的520亿美元减至290亿美元,国际收支连续5年盈余,通货膨胀率降为4.9%,已达到20年来的最低点,埃镑汇率基本保持稳定。但是,埃及迄今推出的经济改革措施,大部分集中在流通、金融和服务领域,生产领域的改革即“结构性改革”则刚刚起步,且难度更大。由于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陷入困境,巴黎俱乐部免除埃最后一笔约40亿美元债务的承诺尚未兑现。政府逐步减少物价补贴,直接影响了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失业率居高不下和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宗教极端恐怖活动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西德基面临的批评越来越多,人们寄希望于更换政府来开创改革新局面。
为了继续经济改革进程,保障内外政策的连续性,穆巴拉克并没有对原内阁进行“大换班”。新总理詹祖里可谓“四朝元老”,早在1982年和1984年,他就加盟毛希丁内阁和哈桑内阁,出任计划部长,后来又在卢特菲内阁中任副总理兼计划和国际合作部长。詹祖里是一个经济专家,记忆力惊人,有“数据电脑”之称。他是埃及3个五年计划及经济改革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改组后的内阁国防、内政、外交和新闻部长都没有变动,被更换的是财政、经济和国际合作、工业、卫生与人口等经济部门的负责人,入选的7名新成员中有多位精于理财的银行家。这次改组内阁的目的,用穆巴拉克的话说,是为了注入新的活力,更快地促进发展,为埃及进入21世纪作准备。
在去年12月16日举行的第七届人民议会首次大会上,穆巴拉克提出了未来埃及的发展战略,主要指标是:在第四个五年计划(1997—2002年)期间,经济增长率要由现在的3.5%提高到7%,使人均国民收入在650美元的基础上增加150%;工业增长率达到10%;从今年起每年新增50万个就业机会。
埃及经济改革第一阶段的最大成果,是为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但是,制约埃及经济增长的因素仍然不少:一是人口和失业问题。埃及现有人口6000万,到本世纪末,将净增600万。埃及约有失业大军200万,每年新增待业人口50万,如果按每投资6万埃镑创造一个就业机会计算,仅解决失业问题一项,就需投资1500亿埃镑。二是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全国99%的人口聚居在仅为国土面积4%的尼罗河谷和三角洲地带,而边远省份、北部和红海沿岸、西奈半岛大部分地区人迹罕至,尚待开发。三是自然资源有限,特别是水资源缺乏且分布不均。四是工业基础薄弱,科学技术相对落后。
詹祖里领导的“跨世纪内阁”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正因为如此,新政府组建后,立即成立了20个内阁工作委员会,着手研究如何吸引外来投资,发展工农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出口创汇,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医疗服务,强化政府职能等方面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最紧迫的问题,并要求旬日之内提出报告,以便“对症下药”,尽快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本报开罗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