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朱学范同志生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0
第2版(要闻)
专栏:

  朱学范同志生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六、七届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中国工会著名领导人朱学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1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朱学范同志1905年6月生于浙江嘉善县(今上海市金山县),早年就读于上海圣芳济书院,上海法学院毕业后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1924年进入上海邮政局。1927年后任上海邮务工会执行委员,全国邮务总工会常务委员。1932年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1935年起任中国劳动协会常务理事、理事长,参加第二十届至二十六届国际劳工大会,任国际劳动局理事、国际工会联合会理事、世界工会联合会副主席。1948年到解放区参加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朱学范同志历任邮电部部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代表、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副主席、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第六、七、八、九届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理事长,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席,中国国际工合委员会名誉理事长。
朱学范同志是中国劳工运动的领袖之一,知名的工会活动家。他自1925年起即投身劳工运动,先后参加了爱国反帝的五卅运动、上海邮局的罢工斗争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32年“一·二八”上海抗战期间,他组织邮工救护队,深入火线抢救伤员。在1937年“八·一三”上海淞沪保卫战中,他率领上海工人武装别动队参加抗战。
1935年中国劳动协会成立。朱学范同志作为劳协领导人之一,在组织劳工群众进行合法斗争的同时,与协会内部代表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工贼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在斗争实践中,他不断探求中国劳工运动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特别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给他以深刻的启示,从而自觉自愿地接近中国共产党。1936年朱学范同志利用出席第二十届国际劳动大会机会,转道苏联秘密会见了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李立三同志,就团结工人、联合抗日问题达成口头协议。1938年他和陕甘宁边区工会代表廖似光、刘群仙等在武汉发起筹备中国工人抗敌总会。1939年朱学范同志当选为中国劳动协会理事长后,在重庆拜会周恩来同志,就劳协与边区工会公开合作并共同开展国际活动等问题交换意见,奠定了国民党统治区工会同抗日民主根据地工会团结抗日的初步基础。朱学范同志领导的劳动协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积极开展活动。他曾多次代表中国劳动协会参加国际劳工会议,在国际劳工组织中享有声誉。他利用参加会议的机会,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暴行,呼吁世界各国工人支援中国工人的抗日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朱学范同志经过反复斗争,克服重重困难,促成了有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会主任邓发参加的中国工会统一代表团,参加世界工会代表大会。1947年底,朱学范与刘宁一出席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工联执行局会议,之后他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拥护消灭蒋政权的民主革命,拥护废除封建制的土地改革。1948年初,由刘宁一同志陪同,朱学范同志自伦敦来到东北解放区,从此彻底站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行列中。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对朱学范同志的革命行动给予高度评价,致电“表示热烈欢迎”。在解放区,朱学范同志立即投入到火热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解放运动中。他代表中国劳动协会参加了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当选为中华总工会副主席兼国统区工作委员会主任。朱学范同志为中国工会的团结和统一,为中国工会走向世界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朱学范同志是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和卓越的领导人。在抗日战争中与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友好交往,接受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6年国民党反动当局在重庆制造校场口事件,朱学范同志组织劳协进步分子保护会场,与国民党特务进行斗争。不久,国民党当局又封闭劳协工人福利社,逮捕该社负责人及员工。在特务横行的黑暗年代,朱学范同志没有惧怕,没有后退,而是更勇敢地前进。他与劳协的进步分子发表了“主张民主,反对内战”的二十三条主张,毅然拒绝出席伪国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助下朱学范同志出走香港,以图更好地进行民主斗争。国民党特务在香港制造车祸,企图置他于死地。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和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激励他坚定地转入人民革命阵营,在共产党领导下去战斗,去迎接新胜利。
1947年底,朱学范同志多方工作,积极协助李济深、何香凝、冯玉祥联合国民党中的爱国民主力量,努力实现国民党民主派的联合,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号召之后,他又为民革响应号召,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反对中间路线,做了许多工作。此后,朱学范同志一直担任民革中央的主要领导,为民革的发展和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朱学范同志担任民革中央主席后,他以更大的干劲,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他与民革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殚精竭虑,带领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努力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朱学范同志是建国后首任邮电部长,为创建新中国邮电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早年从事邮务工作,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担任邮电部长的十几年间,经常深入基层第一线,调查研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他与职工一起参加劳动,受到刘少奇同志的表扬。他为中国邮电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他虽然离开了邮电工作岗位,仍然非常关心我国的邮电事业。在全国人大工作期间,他不顾古稀高龄,多次亲自进行实地调查,就实现沿海城市邮电通讯现代化问题,尽快改变我国邮电落后面貌,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朱学范同志始终关心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他多次在国内外发表文章和谈话,呼吁两岸“三通”,呼吁和平统一。他说“三通是和平统一的先声”“骨肉亲友不能团圆,信函问讯无处通达,这些完全违反世道人情的事情,该多么令人痛心!”他为推动海峡两岸“三通”的早日实现,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同在台湾和国外的老朋友、老同事积极联系,互叙友情,鼓励他们为促进祖国统一贡献力量。他多次呼吁台湾国民党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放弃反共拒和与“三不”政策,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建议做出积极的响应。
朱学范同志是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亲密战友。他几十年如一日,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在多次遭受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的迫害下,朱学范同志毫不畏惧,坚持斗争,表现了可贵的革命气节。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身陷囹圄达七年之久,始终没有动摇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朱学范同志崇敬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共老一辈领导人,始终怀念他们对自己的关怀和教育。他坚决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他同中共许多领导同志保持深厚的友谊和亲密合作的关系。
朱学范同志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不断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一生,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努力奋斗的一生。他秉性忠厚,识大体,顾大局,作风民主,平易近人。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朴素。他善于团结各方面人士,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朱学范同志的爱国情操、高尚品德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贡献,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附图片)
上图 1956年4月25日,朱学范(左四)陪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全国邮电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代表。
中图 1945年10月,朱学范(左三)与陈铁夫、邓发、郑锡恩、彭今友(左起)在巴黎世界工会大会会场外留影。
下图 1987年12月,朱学范(左七)在民革中央六届二中全会当选主席。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