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青松挺且直——革命老人帅孟奇二三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0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青松挺且直
——革命老人帅孟奇二三事
本报记者肖荻
不久前,中央领导同志怀着深情厚意去北京医院看望革命老人帅孟奇。看到帅大姐躺在病床上那亲切的面容,我顿时忆及曾经对她作过的一次难忘的采访。
那是1983年初冬,由于头几天在人民大会堂整党座谈会上看到帅大姐就党风问题慷慨陈词,想到她那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我当即产生了深入采访她老人家的愿望。当时,她是中纪委的常委。她的秘书陈双璧同志很快就答复了我,约我前往。
那是一所宁静的小院。阳光洒满角角落落,一棵挺拔的白杨直指天空。素朴的会客室里悬挂着部队书法家唐天际书写的一首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当帅大姐缓步走进会客室,用那嶙峋和微颤的双手握住我的手时,我立刻感到,这位历经风刀霜剑,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老虎凳上坚强不屈,在“四人帮”冤狱中大义凛然的非凡女性,毕竟敌不过87年漫长岁月的侵蚀,她那有些迷茫的双目,已显示出失明的前兆了。但是,当话题一展开,她那清晰活跃富有思辨色彩的谈话,那越来越快的节奏,使我的笔记录不下来。我几次劝她:“大姐,您歇一会儿,别太累了!”
她似乎已敏感到记者记录的难处,微笑着呷一口茶。这时,我抬起头来,看到一张只有十分执著于事业的人才有的那种神情激越而容光焕发的脸!
当她听说我是驻天津记者时,话题就从她不久前的天津之行开始了。1983年10月,她去天津参观了5天。当时,动人心魄的引滦入津工程刚刚告捷,她看后激动不已。她说:“引滦入津的胜利,确实是了不起的!它证明我们党和人民中间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最可贵的一点是:我们已经出现了一批年轻的优秀干部,这是最令人高兴的!”
说到这里,帅大姐微微一笑,说:“我从天津还带回一个‘宝贝’来呢。”她让秘书从里屋捧出这个“宝贝”:一个身穿红袍足登官靴的小泥人儿。
啊,七品芝麻官!
帅大姐说:“这是我在天津文化街买的。这两天,谁来这里,我就给谁看。‘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个芝麻官是封建小吏,尚且有这等主张,我们共产党人更应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大多数同志做得是好的,可也有些人以权谋私,为子女、为亲友搞房子、占便宜,使党的威信受到严重的破坏。我想起小时候我父亲教导的几句话:‘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那些以权谋私的人,捞那么多便宜,占那么多房子又有何用?由于条件过于优越,弄得儿女也跟着养尊处优,只知吃喝玩乐,有的还走上犯罪道路。历史是不饶人的!这些同志在这次整党中应当好好开展批评,增强党性,避免再腐败下去!群众是重视现实的,你改了,他们自然会信心百倍。”
13年前的肺腑之言,至今依然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当陈秘书送我出来时,我冒昧地提了一个问题:
“帅大姐很少谈自己。比如,她当年从国民党监狱出来后,一直没有结婚吗?”
“没有。”陈双璧同志出于对长者的挚爱和一种女性的同情心,深叹了一口气,压低声音告诉我:
“帅大姐的革命和爱情经历,是极其感人的……”
她为我展开一幅幅令人永难忘却的人生画卷:早在70多年前,帅大姐在家乡湖南汉寿县参加革命,并和表弟结婚,还有了一个女孩。后来爱人去了苏联,她就把小孩留在家乡,只身为革命奔波。1932年被捕,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坚强不屈,被判无期徒刑。反动派还把她13岁的女儿活活毒死,一家人东流西散。远在苏联的爱人听到的消息是她已“遇害身亡”,后来就和别人结婚了。帅大姐出狱后对这件事豁达处之,给以谅解,但也没再结婚,全身心投入革命工作。她那位表弟解放后担任工会领导工作,1964年因病去世时,帅大姐还去灵前默默致哀,感动得许多同志潸然泪下。
最为令人痛心的是,帅大姐的两只眼睛并非由于年迈而弱视。一只眼睛是坏在国民党反动派手里。1932年10月被捕后,敌人丧心病狂把她倒绑起来向鼻子里灌煤油,致使她的耳、鼻、口、目等处长期出血。后经狱友百般救护保住了性命,但左眼的视力丧失了。另一只眼,则是坏在“四人帮”手里。1968年4月,“四人帮”给这位当时的中组部副部长、玉洁冰清的女革命家扣上“叛徒、里通外国、走资派”大帽子,整整关了7年,又流放两年半。在狱中,他们打伤了大姐的眼睛,还不分昼夜用强光刺激,使她的右眼失明了。
陈秘书说到这时,帅大姐在一位姑娘搀扶下到庭院中散步,步履缓慢而坚实。现在,13年过去了。在病榻上抬起身子和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交谈的这位百岁老人,依然是那么清癯而坚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