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安官告示”的效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0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一楼

  “安官告示”的效应
树学德文国珍
8年前,黑龙江省延寿县中和镇先锋村办公室墙上贴过一张“安官告示”:上级领导来村工作一律不给吃招待饭。“安官告示”张贴后,村里不仅节省了招待费,还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8年过去了。“安官告示”还有效应吗?最近,我们冒着寒冬的风雪又踏进了距延寿县城75公里的山区小村。当我们与村党支部书记林成久攀谈时,他如数家珍地讲述着“安官告示”的效应和村里的变化。
先锋村是个仅有136户、550口人、3500亩水田的朝鲜族村,先后被地、县两级授予“先进党支部”、“精神文明村”、“普法先进集体”等称号。村子出名后,每年到这里检查工作、总结经验的上级领导达400多人次。领导一到,村里就得忙着派人、派车去10公里以外的中和镇买酒、买菜,每年要花掉吃喝费数千元,农民意见很大。于是,村党支部研究规定,今后凡是来村工作或办事的上级领导一律吃派饭,标准是一饭一菜,不备禽鱼肉蛋,不备酒,每顿交5角伙食费。然后把这个规定写成告示贴在村办公室醒目的地方。
“近年来,社会上吃喝风较为盛行,你们怎么办呢?”林支书操着不太熟练的汉语说:“不管外面形势怎么变,但老百姓反对吃喝的心思没有变,经济发展了,我们仍然坚持规定,上级来的领导知道我们有‘告示’,都自觉地不吃招待饭。”
先锋村用发展生产和节省的吃喝费办了公益事业,使先锋村发生了今非昔比的变化。
一幢幢砖瓦房替代了过去的茅草屋,去年人均收入1800元,几年来投资15万元建校舍700平方米,家家喝上了自来水,有84户安上了程控电话。
“告示”历来是安民的,但先锋村的告示却是“安官”的。朝鲜族兄弟好客童叟皆知,我们两次去都受到村支书等人的执意挽留,让好好品尝一下他家的饭菜,我们都谢绝了。虽然我们没有吃先锋村的饭,但我们和先锋人的心是相通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