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办公室话今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1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阔天空

信息时代,办公室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吗?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下去?“白领工厂”式的办公室被职员们厌恶地称作“兽笼”、“集装箱”。这样的办公室无疑受到了挑战。
  办公室话今昔
郭孝伟
虽说已经到了“信息时代”,在家上班的职员越来越多,但是办公室并没有像几年前预言的那样衰落,正如纸张也没有随着所谓“无纸时代”的到来而消失,反而是由于供不应求而纸价大涨。不管怎样,毕竟很少有人喜欢孤独地工作,并能将它干好。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人都不能离开集体而单独存在。
但这并不是说办公室一点毛病没有。办公室中荧光灯的紫外线、静电、噪声、各种有害的射线、灰尘、病菌都在装着空调、不透气的房间里危害着职员的身体,以致人们将这种“办公室综合症”视为下世纪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病症之一。令人最难以忍受的是,在这种办公室里,个人没有一点隐私和自由。你想打开窗户透透气,不行,开着空调呢;你想安静一会思考问题,不行,打印机和空调的噪音以及邻桌“震耳欲聋”的回电话声音绕梁不绝。还有,一些个人小事,在办公室中也会不胫而走。此外,在欧美,许多大公司的办公室利用率只有20%,于是,许多公司实行一种名为“热桌”的措施,在晚上和休息日,将办公室或办公桌租出去。自己的办公室或办公桌被陌生人占用,有谁会感到高兴呢?
在西方,这种传统的大型办公楼被职员厌恶地称作“兽笼”。“兽笼”的原型是本世纪初由弗兰克·洛依德·怀特设计的美国布法罗市的拉金大厦。当年,福特公司建成了著名的T型汽车车间,被誉为蓝领工厂的经典,而拉金大厦则被称为管理“白领工厂”的模范大厦。它最基本的设计思想是公司领导可以方便地监督那些“喜欢偷懒的”、从事简单的、重复性工作的秘书或职员。从那时起,这种公共办公室的设计逐渐占了统治地位。
1917年,德国的建筑师麦斯完成了一种广泛采用钢和玻璃隔板的新型办公室的实验性设计。1937年,他设计修建的纽约西格莱姆办公大厦轰动一时,很快就被他人效仿。此后,建筑材料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办公室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经理们所想的是花最少的钱,容下尽可能多的职员,以致现在的办公室都成了集装箱了。
这种办公室在50年代达到了顶点,现在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现在的办公室里除了秘书和打字员外,主要是如计算机程序员这样的职员,他们的工作复杂得多,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因此,已经没有必要也不大可能监督他们的工作了。有一些心理学家、建筑师和高级经理注意到,这种新型职员需要的是在办公室找到一种个人和公开之间的平衡。现在的办公室显然难以做到。60年代,德国一所学校提出了“美化办公室”的设计思想,现在已被建筑界注意。他们认为办公室设计应该如搞城市规划一样,将其划分为各种不同用途的区域,有个人用地、公共用地、走道等等。
但是许多商家反对将资金投入到这种“无用”的改善办公室环境的计划。为此,英国一位办公室设计专家弗朗西斯据理力争。他说,把办公室设计得像工厂车间没什么好处。当今时代需要的是有创造性的人员,在“工厂式”的办公室中是无法培养出的。他设想的是如同大学校园式的办公室。微软公司总部办公楼就是这种设计思想的很好例子,这是几幢呈X形状的不太高的楼,它们坐落在一个遍植树木的花园中,建筑物之间有小径连结。设计师认为正是这种环境造就出济济人才,造就了微软公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