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来自黄土高坡的歌手董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1
第4版(副刊)
专栏:乐海泛舟

  来自黄土高坡的歌手
董华
周国安
去年岁末,驻京部队及地方的一些文艺团体大都推出了“新年音乐会”。中国音乐学院却独辟蹊径,为声乐系即将毕业的学生董华举办了独唱音乐会。那一首首民歌,一曲曲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歌曲,为多姿多采的舞台平添了几许清新。
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加上对民歌的酷爱,董华还在14岁时就参加了军队宣传队,走上了民歌演唱之路。她热情为战士歌唱,战士爱听她唱的民歌,被战士誉为军营“百灵鸟”,还曾荣获全军文艺调演优秀演员奖。
如果光凭热情,缺乏演唱技巧及对民歌内涵的把握,是成不了出色的民歌手的。在演出实践中,尤其是转入陕西省歌舞剧院任独唱演员,主演歌剧《兰花花》,走上专业歌唱道路之后,她就更清醒地认识到这点了。
董华曾6次去陕北农村收集、学习民歌,去感受黄土高原那古老又朴素的文化。她对民歌认识终于有了升华,在第四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得了民族唱法第三名的好成绩。
1991年,董华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金铁林教授学习,声音及歌唱技巧从此有了飞跃。在她的艺术档案里又增加了几项佳绩:1992年获文化部首届中国民族声乐歌手大奖赛第二名,翌年,荣获“献上温馨、献给母亲的歌”大赛亚军,又获第六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第二名。
董华的歌声甜脆、清亮。音乐会上,她演唱的《兰花花》、《赶牲灵》,唱出了纯正的西北味道;而《父老乡亲》、《铺平大道通长安》则反映了对不同风格作品的驾驭能力;几首外国歌曲,如《为什么?为什么?》(选自歌剧《茶华女》)、《春潮》(拉赫玛尼诺夫曲),则又可看出董华演唱曲目的宽泛。
这次音乐会,既是来自黄土高原的歌手董华4年专业训练的总结,又是她攀登艺术高峰的新起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