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你好,北京西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2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你好,北京西站!
米博华
从一九九三年一月十九日到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一日,北京西站的建设犹如一辆高速运行的特快列车:破土动工的尘埃仿佛刚刚落定,山一样的建筑群已然拔地而起。昨天是北京西站的生日,开出的第一列火车缓缓启动……
建筑是固化的文化和历史,镂刻着时代的痕迹。走进北京西站,我们看到的是它的巍峨宏伟,感受到一个国家和民族蓬勃向上、奋发进取的雄心和更加光明美好的前程。北京西站的建设,是我们伟大祖国锐不可当的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宏伟的北京西站,是中国人聪明智慧的证明,其设计和建设在世界上都堪称先进。以宽阔的胸怀吸纳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经验,以急起直追的劲头学习世界科技最先进的成果,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构筑建设蓝图,是当今中国人聪明智慧的显著特征。北京西站从上到下依次是候车室、站台、大通廊、地铁站;而每一个单元环环紧扣,把火车、汽车、自行车、地铁等交通网络精密地组织、结构在一起。事实上它不仅是交通中心,还是集通讯、商业、娱乐等诸种服务为一体的小型社会。从这个科学而精致的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设计者们,知识渊博、眼界开阔,是把诸国之美融汇于北京西站。在技术设施上,大规模引入电脑化自动服务系统,标志着这座巨型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真正灵魂是高科技。一百二十块显示屏不断发布最新旅行信息,若干自动询问亭准确地向旅客释惑解难,小件行李寄存和托运由计算机帮忙,一百三十多台摄像机可以使管理者坐在控制台前对全站情况一览无余……标志着本世纪最新科技成果的电脑,十年前我们还非常陌生,现在却这样大规模地得到应用,使人不能不佩服中国人在开发应用先进科技成果方面表现出的聪慧。
宏伟的北京西站,是当今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一个证明。不必说建设这样一个巨型火车站需要多少资金,只是从每一块光可鉴人的地砖中,从硕大的钢网架玻璃天棚中,就使人不难想象出神州大地所拥有的巨大财富。我们还不富裕,但是家底在一天天殷实起来。一座北京西站就好像是中国制造业的展览大厅。这里汇集了各种产品:自动电梯、制冷机组、变电系统,数以万计的建筑装饰材料,而这些看上去都颇为精良的装备和材料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制造”:北京的、上海的、天津的、江苏的、辽宁的、广东的、福建的……这之中有实力雄厚的国有大企业的产品,也有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的产品。可以说一幅中国经济振兴的生动画面,在北京西站得到生动的反映。
宏伟的北京西站,是人民群众巨大建设热情的一个证明。五年工期,三年建成,整整提前两年。人们也许可以估量出“两年”时间意味着多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多数人恐怕不知为了工程早一天完成,数万建设大军要付出多大的辛劳。我们无法叙述这几年来发生在建设工地的感人的故事,因为它太多太多。在大楼快竣工时,有一位老工人下班后总是呆呆地望着大楼。别人问他:“你怎么不走啊!”老工人动情地说:“行了,成功了,又交出了一栋大楼。”这是用朴素的话语表达出的最深沉的感情。北京西站的领导指挥者、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把深厚感情也一同筑进这宏伟的建筑。主站区五十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是一沙一石、日日夜夜的堆积。在北京西站附近居住的市民说,这几年来北京西站工地不分白天黑夜、酷暑严寒,始终热火朝天。
由北京西站出发的列车驶向全国各地,相信会是一路风光,目不暇接。铁路在不断延伸,高速公路在不断拓展,通讯网络在不断织就,一个又一个新的电力、化纤、石油工业基地在落成……当我们刚刚为“大京九”、北京西站举杯庆功的时候,更有理由相信在国家生产建设的各个工地上,将不断飞来新的捷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