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点地出龙白方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2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点地出龙白方贤
郝彬生郝安军
在太行山区,有一个被老百姓称作“活地图”的人,他就是河北省武安市矿管局局长,高级工程师白方贤,自1984年到现在,经他本人之手为老区人民点定铁矿煤矿和各种非金属矿点302处,水井和矿泉248眼。他的论文写满太行山。
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的白方贤,70年代学有所成,成为华北冶金勘探系统的佼佼者。1984年老区武安人民求援“华探”技术扶贫,把白工“挖”回来,希望他报效桑梓。白工是找矿找水能手却不是神手,他的活地图之誉来源于长年累月的涉水跋山。有一年夏季,白方贤正闹痔疮,老县长苗魁林找上门来说:“贺进这个老区太穷,能不能帮他们找个矿?”白工说试试看,于是跟着当地干部爬上凤凰山,整整一个星期,他瞒着病情,忍着痛苦,在崇山峻岭上摸爬滚打,直到确定了井位才善罢甘休。回家后痔疮由血变脓,痛得拉不开步,让老婆孩子往床上抬。崔炉乡多次打井都半途而废,于是有人宣告无矿,白方贤不服,他查阅史书县志,断定崔炉在古代是个冶炼场所,并进而挖掘出冶铁炉片,在他的指点下,终于在天井村打出了红矿,无需洗选即可直接入炉。
武安十年九旱,活水乡、野河乡、前水峪、水磨头,凡是带水字的乡村却都几乎与水无缘。矿是脱贫之本,水是生命之源,白方贤在找矿的同时更把找水放在心上,十几年来,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点地出龙,结束了多少村寨求神拜雨的历史。武安南部有30个村庄位于石鼓山脚下,历史上被列为打井禁区,白方贤通过多次勘察得出结论:“鼓山属于奥陶纪地层,有断层构造,地质学上对此有‘奥陶纪海’之说,这里不仅有水,而且贮量很大。”在“白工”的勇敢实践下,这一带相继掘出47眼水井,不仅解决了人畜饮水,而且为武安、涉县、沙河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决策依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