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技术与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3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技术与管理
钱华林:互联网络存在的问题主要出在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由于互联网络的体系结构是70年代后期设计、80年代初期实施并部署的,设计者们既没有想到它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也没有预料到多媒体通信的任务会如此快速地落到互联网络身上。因此互联网络在技术上适应不了目前和未来的需求是很自然的。
第一个技术问题是地址空间。设计者们满以为搞得很巧妙,把长度只有4个字节的地址空间划分成网络号和主机号,针对不同规模的网络,把地址分成A、B、C三类。这样做问题很多:4个字节的地址空间太小;分类后,每个网络里的主机地址使用效率很低;骨干网路信息过载,降低了工作效率。到不了本世纪结束,网络就不能再扩展了。为此,专家们目前采用了一种临时办法,根据网络的连接结构成块分配地址。但这不是彻底的解决办法,只是推迟几年用尽地址而已。
第二个技术问题更为致命,长报文的IP协议不适合传输实时的音频和视频信息。这使得目前的互联网络不能用作未来的全球性骨干网。
在管理方面,也有十分头痛的问题。总有一批人在网上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例如,攻击别人的机器,窃取他人秘密或隐私,制作、传播色情、暴力等信息,损害本国或其他国家安全,扰乱社会治安,对他人进行无休止的骚扰等等。为防止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和犯罪活动,一方面要采取技术措施,另一方面,应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用户帐号的管理。
黄晴:互联网络目前存在社会和技术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互联网络的“入侵”现象已日趋严重,有人通过网络,窃取他人的资料和通讯,提取他人的专有程序,复制或销毁他人的文件,散布计算机病毒。在金融电子化进一步发展后,互联网络还可能成为经济犯罪、金融犯罪的舞台。
其次,“有害信息”问题相当严重,有人通过互联网络传送色情图像或色情游戏,使青少年沉溺其中,身心受害。有人通过互联网络散布种族主义言论、散布仇恨情绪。去年美国俄克拉何马城大爆炸前后,美国的极端右翼组织就通过互联网络进行串联和煽动。
此外,互联网络往往使一些青少年长时间沉溺于电子世界中,与现实生活和世界割断了联系,也造成了特定的社会问题。(附图片)
人民日报综合数据库国际平台于去年9月进入互联网络试运转,将《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市场报》的全文信息(包括部分图片)向全世界传递,提供全天24小时的检索服务。如今,读者每天已达3万多人次,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瑞典、芬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图为读者在互联网络上调阅《人民日报》。本报记者徐烨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