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对山西忻州、运城地区调查显示:偏远农村“普九”困难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4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观察台

  对山西忻州、运城地区调查显示:
偏远农村“普九”困难多
最近,山西省政协文教委员会组织省政协委员和有关人员,对忻州、运城地区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从总体上看,本世纪末要实现农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任务相当艰巨,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在校初中生流失严重。被调查的19所农村初中,除个别条件较好的学校外,在校生3年流失率均在30%左右,有的学校达40%以上。越是落后、偏远的地区,初中生流失的比例就越大。有一个县1991年初中入学建卡的学生共4900人,到1994年初中毕业时仅剩3554人。
教学设施差,经费困难。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多数学校有危房。岢岚、五寨、神池等山区贫困县还有40%至50%的窑洞学校。在岢岚县,我们看了几所土窑洞小学,窑内阴暗、破烂,采光严重不足,桌凳残缺不全。教师住房和办公条件非常简陋,窗户用纸糊着,顶棚塌落下来,铺的炕席破烂得不成样子。由于财力紧张,忻州、运城地区至今仍拖欠着教师工资。忻州地区现拖欠教师工资227.85万元,拖欠民办教师工资14.76万元。
贫困山区教师紧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在贫困山区,部分教师不安心工作,纷纷流向县城和平川地区。一些师范院校毕业生也不愿到山区任教,即使分配来,不出两三年又离去。由于山区教师严重短缺,不得不增大临时代课教师的比例。同时,教师学历合格率也很低。忻州地区初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53.2%、77%;运城地区初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51%、70.3%,远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合格率标准。一些教师业务素质差,甚至不了解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缺乏教师必备的基本知识,教学方法陈旧,板书、普通话等基本功不过关。
山西省政协文教委员会吕镜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