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学者座谈会为城市文明把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4
第10版(文化)
专栏:文化百态

  学者座谈会为城市文明把脉
西方学者施本格勒说过:“人类是擅长制造城市的动物。”城市化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随着城市把经济、文化、政治等职能高度集中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也会出现诸多新问题。城市问题专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周一星1月12日到中国社科院开会,就遇上了交通堵塞这个世界各国的大城市都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周教授8时50分从五棵松出发,10时30分才到建国门。
周教授是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此次聘请的21位专家之一。此外,社会学家费孝通等出任中心顾问。在首次顾问、专家座谈会上,中心主任傅崇兰提出: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工业化、城市化时期,同时城市发展正在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并开始形成国际性城市应有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现在的问题是城市级别众多,城市功能定位不清,在市带县体制下市与县是从属还是协调的关系,这些都需要研究解决。建设部高级规划师赵士修谈到,各地都在搞新一轮的跨世纪城市发展规划,但许多搞规划的同志一头扎在实践中,理论研究不够,这是个危机。建设部规划司司长邹时萌认为,过去搞城市规划从纯技术角度考虑得多一点,而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社会角度研究不够。近几年来城市发展很快,但土地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
该中心编制只有十几人,但与院内外专家广泛合作,完成了广州市、广西防城港市、安徽天长市等一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并编写了《城市管理学》等专用教材。(天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