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灾民冷暖挂心间——记山西抗灾救灾办公室主任杨文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2-07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灾民冷暖挂心间
——记山西抗灾救灾办公室主任杨文宪
袁红闽生接运桂琴
在过去的一年里,饱受干旱、淫雨、霜冻侵袭之苦的山西80多个县区的1260万灾民,无一逃荒、死亡。“了不起啊!”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在全省抗灾救灾工作会上兴奋地说:“这里饱含了我们许多公仆付出的真情。”
此刻,省政府抗灾救灾办公室主任杨文宪坐在普通代表席上,脸上浮起欣慰的笑容。
熟悉杨文宪的人都知道,在他的心里,没有什么能比群众疾苦的分量更重了。1993年7月,上党老区发生洪灾,恰巧他妻子从老家捎话:孩子得了肝炎,要来省城治疗,需提前联系住院。然而,当妻子携子抵省城时,他已奔波在救灾第一线了。
这次他又出现在涝灾严重的大同市浑源县,面对一处处被阴雨浸塌的断壁,一双双受灾群众渴求的眼睛,他的眼圈湿润了。尽管当地政府部门已组织救灾并统计了受灾损失,他仍踏着泥泞,走村串户,见到群众总要关切地询问:“窝棚搭好了没有?余粮保住了没有?过冬衣被准备了没有?手头有没有存钱?”
在2000多人的下韩村,他的笔记本上密密匝匝记满了每家受灾的情况,大到塌了几间房和有无危房,小到缸里的粮食还能吃多少天和霉了多少斤……
连绵不断的淫雨,把阳高县的大地染成灰蒙蒙的一色。省、市、县已在这里全力以赴展开了抢险救灾工作。而对杨文宪来说,并没有抹去这样的记忆:1989年冬,大自然就曾在这里开了一个极其残忍的玩笑——地震,使80%的农民住房变成废墟。时隔6年,天公又露出了无情的面孔。
“我们要再认真一点,再仔细一点!”杨文宪再三叮嘱着,从当日正午直到次日深夜,他冒着秋雨,翻沟越岭,先后查访了31个村点,把灾民的衣食冷暖全都记在了心里。
在遭受冰雹、淫雨严重侵袭的朔州市平鲁区,杨文宪蹲在地头,不时抓起被雨水浸倒的一株株庄稼估摸着收成,又同当地领导商讨互助自救的事宜。这是他第三次到这里查灾了,从敬老院到扶贫点,从半山腰的土窑洞到平川新盖的瓦房,条条门坎,道道山梁,他都要亲自看一看。
资料这样记载:杨文宪在山西临猗县任职6年多,有3个“必须”:事关群众生活利益的会议他必须参加;下乡检查工作,他必须同贫困户座谈;凡涉及到群众疾苦的文件,他必须快阅、快批、快解决。
杨文宪出任山西省民政厅副厅长3年多,每年在基层进行调查和现场办公达160多天。目前已深入走过占全省总数90%以上的县区。去年大面积自然灾害发生后,他先后13次、3个多月奔波在灾区,仅9月份一个月就行程1.3万公里,调查和慰问了47个县市,走访和慰问灾民600多户。
有人比喻说:杨文宪的大脑如同电脑,贮存的全是基层的情况和信息。因此,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时要讲话,从不让随行人员写讲稿,也用不着翻笔记本。
去年3月,在运城地区查灾座谈会上,有个县里汇报开展的扶贫养羊情况,当说到已养了36只羊,杨文宪马上纠正:“你说的不对,现在只有32只,而且也没有卖过和杀过。”原来,杨文宪早在实地查灾时就一一数过,还同放羊的老汉侯天成聊了个把钟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