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构建企业文化树立企业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5
第9版(理论)
专栏: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构建企业文化树立企业精神
张木生邓先山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核心问题是要千方百计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驱动力。近两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1994年首都国际机场再次跻身于全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在国内航空港业排名第一位,并荣获“首都精神文明单位”称号。
当今时代,企业管理已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发展到文化管理,企业竞争更大程度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首都国际机场作为我国最大的航空港,既是高投入、高技术、高素质、高管理的特殊服务企业,又是传播友谊和文明的文化枢纽,尤其需要企业文化。因此,首都国际机场领导利用《首都机场报》开辟了企业文化系列讲座专栏,推出了企业文化的由来、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怎样概括提炼企业精神等13个专题,并报道了机场各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动作、进展及外单位的有关信息、动态;机场电视台精心制作了25部十佳文明标兵、十佳文明岗台等专题片,有意识地树立员工身边的英雄形象,进行生动的企业文化教育;组织专人到机场各单位巡回授课,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系统传授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开课20余次,培训党政工团干部和骨干职工2000多人。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宣传、教育,企业文化逐渐成为机场员工关注的焦点、热点。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精心策划,严密组织。为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稳步推进,首都国际机场专门成立了企业文化研究会。机场党政一把手任会长,各基层单位的党政一把手和党办主任任理事,从而有效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此外,我们还设立企业文化联络员,使得企业文化建设情况上通下达,有利于研究总结,发动组织,交流创新。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一组织措施使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上下互通、左右联动、整体运作、协调发展的良性局面,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循序渐进。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首都国际机场十分注意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创造精神,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吸引员工积极参与这一活动。大家普遍认为,“我与机场共生存,机场与我共发展”反映首都国际机场的企业精神,道出了全体机场人的心声。
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共有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企业精神反映了本企业独有的个性和特色,对内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对外具有辐射功能,并能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三个关系。“我与机场共生存,机场与我共发展”作为首都国际机场的企业精神,提出了“我与机场是共存共荣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命题,抓住了企业精神的实质。
以人为本——主人翁精神。我是机场的主人,机场是我生命的寄托。在旅客面前,每个职工拥有四重角色:“首都机场人、民航人、北京人、中国人”;应当以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与爱心,肩负主人翁的神圣使命,扬起生命之帆,托起机场之舟,劈波斩浪,驶向理想之港,让生命之光和热,化作机场的永恒与辉煌。
居安思危——竞争精神。我是机场人,当忧机场事。在民航事业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每个职工应当眼观天下,居安思危,常怀忧患意识,树立竞争精神。要以战士坚守阵地誓与阵地共存亡的责任感、危机感和战斗精神,认真对待安全、生产、服务诸项工作,严字当头,精益求精,以安全、优质、效益求生存,求发展,确保机场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同舟共济——团队精神。我与机场是共存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每个职工都应树立风雨同舟观念、荣辱与共意识、精诚团结精神、克己奉公思想、大局为重胸怀。喜机场之所喜,忧机场之所忧,为了机场,乐于奉献,甘于牺牲一己之利、局部之利。群策群力,共谋机场的生存与发展。
追求卓越——创业精神。机场是我事业的支点,机场事业的发展,是我个人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归宿。我的光荣和梦想当融入机场的繁荣与希望之中。“发展才是硬道理”,机场要发展,不仅要发扬光大前人既有之事业,更重要的是要艰苦奋斗,创建前人未有之事业!不仅要有创国内一流空港、国际一流空港之雄心壮志,而且要有充任文化使者、文明枢纽之高尚品味,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世界文明。每个职工要为实现机场的目标而奋斗,敬业、勤业、精业、乐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创建功业。只有这样,机场才能家大业大,兴旺发达,只有机场兴旺发达,我的事业才能益显其价值和意义。我的事业与机场的事业是相依相连、互动互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