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杭州专业市场跟大商场叫板西泠家电撤出大商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5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市场扫描

  杭州专业市场跟大商场叫板
西泠家电撤出大商场
本报记者王政
“西泠”为何撤出大商场?
1月8日,为争夺新春市场而陷入白热化竞争的杭州商界又起风波,杭州“西泠”集团决定撤出“解百”、“新天龙”两大商场,原因是无法与商场在“西泠”进驻专业市场问题上达成一致。
去年3月6日和11月18日,西泠集团分别在浙江家电市场和杭州家电城开设了经营部,所售商品比各大商场正常零售价平均低100元左右,而且有送货上门和随时调、换、修等跟踪服务。如此一来,“西泠”家电在专业市场的销售额已相当于在杭城大商场销售额的总和。
对此,部分商场先后两次与西泠集团协商,希望厂方能做好专业市场与商场的协调工作,均未达成一致。新年伊始,“解百”等7大商场联合亮出“黄牌警告”——要么提高在专业市场的零售价,要么从市场里撤出,否则将被赶出大商场。经过又一轮磋商,“西泠”认为无法接受有关商场的某些条件,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西泠”风波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颇多思考。从表面看,风波的当事者是厂家和商场,但实质上它是杭州商场与专业市场竞争的延伸。近年来,杭州专业市场迅速崛起,并以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向大中型商场发起了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对挑战,商场自然不甘示弱,十点利、八点利、平价商场相继推出。
然而,两“场”之争波及到厂家这个“第三者”,却是才出现的新动向。据了解,海尔曼斯等几个名牌自行车厂和雅戈尔衬衫、先科VCD、嘉如浴宝的生产厂家都曾有过类似的遭遇。
商场:无奈的选择
据杭州市工商局市场管理处统计,目前杭州市区共有各类专业市场230家,经营范围涉及除黄金珠宝外的几乎所有大商场零售的商品,1995年成交额高达317.33亿元,比上一年增加43.35%。
而杭城大中型商场的形势,就没有那么好了。据统计,由于两家家电市场开张,杭州华侨商厦家电销售额自去年8月份以来以每月20%的幅度递减;金龙商厦家电部11月底每天营业额仅3万元,大家电一周竟未卖出一台。而越来越多的家具市场,则使“解百”、“百大”等大商场的家具年销售额下降了50%,杭州大厦干脆撤销了家具商场。
在这种形势下,名牌企业进场直销,会使本身就具有价格优势的专业市场如虎添翼,而对于在价格竞争中已处于明显劣势的大中型商场,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明知在当今多元化流通体制下,靠中断生意等过激做法压对方就范并不可取,也难以每每奏效,商场还是做出了无奈的选择。
专业市场:优势揭秘
物美价廉是专业市场与商场竞争的最大优势,那么,这价格上的优势是怎么来的呢?摊位租金低,经营费用低自然是最明显的原因。据了解,在新开业的浙江省家电市场,10平方米的摊位年租仅8800元,即使在生意最火的四季青服装市场,一个摊位的年租也不过四五万元。
另外,工厂直接进市场设摊,减少了中间环节和销售费用,商品售价也相应下降,这是近来不少厂家与商场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
然而,据内行人介绍,专业市场最大的优势在于经营的“灵活”。浙江省家电市场副总经理王志勇告诉记者,与其他许多专业市场一样,家电市场实行“包税制”,每10平方米每月只需交纳130元税金,而且开业第一年还有市场管理费免征等优惠措施。
据税务部门介绍,这种所谓的“包税制”是不允许的,但根据专业市场帐制不健全,难以进行财务核算的情况,确定一个征税额,征收“定额税”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额度要根据经营情况及时予以调整。
所谓经营机制“灵活”,是指专业市场摊主不作明帐,难以核定销售收入;同时又多采用现金进货,而不少产品供应方明确表示,只要不开增值税发票,价格还可以压低近10个百分点。税务局的同志道出了其中奥秘,现金进货比支票进货更难核查,从而使某些有偷、漏税行为的产品供应方长期逃避法律的制裁,给国家造成了一定的税收流失。而供货方回扣的近10个百分点却摇身一变成了经营者的净利润。有了这10%保底,商场再怎么降低价格,专业市场都能够从容应付。
竞争深处的思考
不少商场经营者认为,专业市场是在搞不平等竞争,虽暂时对经营者和消费者有利,但却使商场销售额减少、利税下降,最终影响国家的收入。杭州商学院副院长胡祖光认为,杭州商业利润偏高,“解百”1994年净利润达8%,而同期世界最大折扣商场——美国的“沃尔玛特”仅3%多一点,以经营高档商品闻名于世的美国“西尔斯”商场也只有5%。商战可降低商业毛利,使消费者受益,又可促使商家根据自身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商业健康发展,自然是件好事。
杭城“新一轮商战”的双方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商战将走向何方,现在还难下定论。但是,一些商家的做法或许能提供某些启示:
市场商场化。12月18日,八家专业市场发出倡议,在质量和服务上向商场看齐;浙江省家电市场为经营户开办“新三包”培训班,推出质量保险、投诉站、购物班车、维修中心;服装、家具市场开设“精品城”。
商场重抓服务。去年12月7日,“解百”创建国内首家“服务学校”,职工分批入校学习服务新本领;12月9日新开张的外海商厦推出“全程服务”,将服务拓展到售前、售中、售后的全过程。
市场抢占零售网点。金海食品城推出在杭城设立500家联销便利店计划,首期100家已正式启动,第二批100家将要面市。
商场进驻市场。“华联”、“新天龙”进家电市场摆摊;百年老店九纶、高义泰也在四季青面料市场预订摊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